刺蛾防治方法-花木常見食葉害蟲介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16:10 |
597苗木網2011年6月29日訊: 1.刺蛾 為害特點:幼蟲食葉。低齡啃食葉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 嚴重時食成光稈。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3^-18毫米,翅展28-39毫米,體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觸角雌絲狀,基部10多節呈櫛齒狀,雄羽 狀。前翅灰褐稍帶紫色,中室外側有1明顯的暗褐色斜紋,自前緣 近頂角處向后緣中部傾斜;中室上角有1黑點,雄蛾較明顯.后翅 暗灰褐色。卵扁橢圓形,長1.1毫米,初淡黃綠,后呈灰褐色。幼 蟲體長21-26毫米,體扁橢圓形,背稍隆似龜背,綠色或黃綠色, 背線白色、邊緣藍色;體邊緣每側有10個瘤狀突起,上生刺毛,各 節背面有2小叢刺毛,第4節背面兩側各有1個紅點。蛹體長10- 15毫米,前端較肥大,近橢圓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時變為黃褐 色。繭長12-16毫米,橢圓形,暗褐色(彩圖3). 生活習性:北方年生1代,長江下游地區2代,少數3代。均 以老熟幼蟲在樹下3-6厘米土層內結繭以前蛹越冬。1代區5月 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生期不整齊,6月中 旬至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最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 老熟人土結繭越冬.2^-3代區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上旬羽化.第1代幼蟲發生期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蟲 發生期為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3代幼蟲發生期為9月上旬至10 月。以末代老熟幼蟲人土結繭越冬。成蟲多在黃昏羽化出土,晝伏 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產卵,多散產于葉面上。卵期7天 左右。幼蟲共8齡,6齡起可食全葉,老熟多夜間樹下人土結繭。 防治方法:①挖除樹基四周土壤中的蟲繭,減少蟲源。②幼蟲 盛發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 液、50寫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 25%愛卡士乳油1 500倍液、5腸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 花木企業 |
上一篇:地老虎防治方法-花木常見地下害蟲介紹 下一篇:植物常見病毒性病蟲害-病毒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