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根腐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09 17:03 |
紫蘇根腐病防治--紫蘇根腐病主要為害幼苗或幼嫩植株根系和根莖部。
發病癥狀 染病后葉緣顏色褪綠變淡,以后逐漸萎蔫壞死,由下向上發展。有時僅某方向部分葉片沿葉緣向葉柄方向變褐壞死,最后至全株萎蔫死亡。染病植株根部和根莖部多形成不規則黑褐色壞死斑,幾個病斑相互匯合致根系或根莖部呈黑褐色腐爛,剖開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壞死。 病原 病原菌為Fusarium sp.屬半知菌鐮孢霉真菌。病菌產生兩種類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稍彎曲,3~5個隔膜。小型孢子卵圓形至長橢圓形,單胞或雙胞。 發病規律 根腐病是紫蘇的普通病害,分布廣泛,發生普遍,保護地、露地種植都有發生。一般發病率5%~10%,嚴重地塊可達40%以上,明顯影響生產。 病菌 主要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組織在土壤內越冬,帶菌的肥料和土壤是引起發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他作物遺留的病組織也可引起發病,病菌分生孢子還可隨種苗傳播。田間病菌以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借雨水濺射或澆水施肥傳播蔓延。低洼、土質黏重的地塊發病較重,施用未腐熟的堆肥或施肥、管理不當,或地下害蟲嚴重致植株根部受傷等誘發此病。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1. 收獲后及時徹底清除植株及病殘組織,集中妥善處理。重病地塊種植前深翻曬土,殺滅病菌。 2. 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有機堆肥充分腐熟,常發病地塊采用高壟或高畦栽培。生長期適時中耕,及時防治地下害蟲,避免田間積水或因水肥管理不當造成根傷。 3. 重病地塊選用土菌消可濕性粉劑,或利克菌可濕性粉劑,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種植前拌細土均勻撒施在地表,或溝施或穴施在種植溝穴內,進行土壤消毒滅菌。 |
上一篇:白蘇黑斑病防治 下一篇:秋楓葉蟬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