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09 17:03 |
您好!我是關中農村的娃。在上大學,我想問一下,我們那能栽培黑木耳嗎,前景如何 姓名:趙鵬飛 單位:延安大學 聯系電話:15229113260 2010-06-12 專家解答 您好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深受人民歡迎的食用菌。 一、黑木耳的段木栽培 1、段木準備。生產黑木耳的樹種除松杉柏樟等針葉樹,以及有芳香性殺菌物質的樹種外,麻櫟、青皮櫟、楓揚、白揚、榆樹、刺槐、構樹等均能栽培,樹種一般以5-15年生,直徑在5-15公分左右為適。 砍樹在樹木老葉枯黃脫落后到第二年新葉未發之前進行,砍樹應注意保護好樹皮,勿使其撕裂。在環境比較潮濕,樹木含水量較多時,砍后10-15天進行剃枝,去枝時,在近樹干處留5公分左右,然后將樹棒截成1-1.2米長的段木,架在地勢高、通風向陽的地方,曬架過程中每隔10天翻動一次,干至含水量35-40%為宜。 2、耳場選擇。耳場選擇向陽背風、地面生有短草、空氣流通、水源方便的地方,選好后,進行清理,挖好排水溝,殺蟲滅菌。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人工接種。接種時間應根據黑木耳菌絲生長溫度5-35℃的要求而定,當自然溫度穩定在5℃以上就可接種。 (1)木屑菌種接種法。接種時先用打眼器在段木表面垂直打眼,打眼深度深達木質部1-1.5公分,在段木上交錯打成品字形,縱向距離10-12公分,橫向距離4-5公分,打眼后將適宜的木屑菌種填入孔內,以裝滿眼孔為準,不宜壓得太緊,然后蓋上樹皮蓋,用錘子輕輕敲打,使蓋與樹眼緊密結合,木蓋不宜下陷也不要凸出,也可用石蠟封口。 (2)枝條菌種接種法。用打眼器在段木上打眼孔,深度和孔徑要按照枝條菌種直徑大小而言,行穴距與木屑菌種相同,接種時,先在眼孔底部加上些木屑菌種,然后將枝條插入孔內,用錘敲緊,使枝條與段木表面平,不需加蓋樹皮。 4、上堆發菌。接種后,立即把段木堆積起來,用枕木或石頭把段木墊高10-15公分左右,將段木按粗細和樹種分開堆放上邊,段木與段木之間留約6-8公分的間隔,上下層呈井字形,堆高1米,堆長根據段木多少而定。堆好后用薄膜覆蓋,堆內溫度控制在22-28℃,相對濕度在80%為宜。應定期進行檢查,堆后1-2周內不用噴水,可據濕度變化加強水分管理。 5、翻堆。每周翻堆一次,把里面的段木翻到外面,上邊翻到下邊,再蓋好薄膜,在第二次翻堆時,檢查發菌情況,檢查時去掉樹皮,挖出菌種,若木質部顏色不變,說明菌絲未長,應采取措施。一般接種時,氣溫高,約一個月左右可發好菌,接種早,氣溫低,發菌時間需一個半月。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排場及管理。把菌絲已定植的耳木一根根有序地鋪在濕潤的耳場上,在耳木一端墊一根直徑2-3公分的枕木,每根耳木之間相距5公分,每隔2-3天噴水一次,以后逐漸增加。約排場一個月左右,耳木就會有大量的耳芽出現。檢查菌絲蔓延情況。經過檢查,菌絲在耳木上確屬蔓延良好,而且有較多的耳芽發生,進行起架管理,往往以500耳木放成一架,人字架的高度以場地和小區氣候的干濕而定,干燥的低些,潮濕的架高些。 起架后根據天氣情況,干燥每天澆1-2次水,每次都澆透,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6-7 子實體可成熟,采收后,干燥3-4天,干濕交替,大約15天左右可采收一次。 黑木耳接種后可連續采收三年,當采完秋耳后,要把耳棒堆集起來呈井字形,保持一定溫度,次年3-4月耳芽發生,再按散堆排場起架進行管理。 二、黑木耳的袋料栽培 1、原料選擇與配方。鋸沫78%,麩皮(米糠)20%,白糖1%,石膏1%。 上述配方按比例配勻后,加水至手握時指縫有水珠而不下滴為度,然后裝入17×33公分的聚丙稀塑料袋中壓緊,袋口用硬塑料作成瓶口相似的圓筒,用皮筋將袋口與圓筒扎緊,用棉塞塞口,牛皮紙包扎,放在3公斤重/公分壓力下維持1.5小時滅菌。 2、接種。滅菌袋冷卻后移入接種室,按無菌操作每袋裝入原種5-10克,接種放入培養室,溫度保持22-25℃約30-60天。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管理。當菌絲滿袋移入栽培室,進行開洞栽培,開洞前用0.1%高錳酸鉀進行袋面清洗,然后拔掉棉塞去掉塑料筒,去掉老菌塊,用線繩扎口,在栽培袋周圍均勻開洞,洞直徑1公分,洞距5-6公分,每袋開洞10個左右,開洞后倒掛在木架上用塑料簿膜覆蓋,每天進行數次空間噴霧,保持濕度,加強通風透光,開洞后在15℃左右培7-10天即可出耳。 出耳后隨量增加,每天可噴水2-3次,并加強通氣量,約10-15天可出耳采收,采收用小刀沿壁削平,不留耳根,一般采收后3-5天不噴水,一周后再次形成耳芽,成熟后進行二次采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
上一篇:紅櫸移植 下一篇:西瓜種植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