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貯藏期真菌病害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8 |
蘋果在貯藏期間發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輪紋病、青霉病、霉腐病。 ①炭疽病:特征是果面呈淡褐色病斑逐漸從果皮向果實內部呈漏斗狀腐爛;果肉變褐色,有輕微苦味。病斑表面凹陷,從病斑中心向外生成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采前噴灑500~1000毫克/千克的苯來特、托布津、噻苯咪唑或多菌靈等,防治效果較好。采后用以上藥液浸泡果實防病效果也較好。也可用多功能保鮮紙包果。貯藏期要適當降低同期溫度。 ②青霉病;防止機械損傷,剔除病蟲果和機械傷果是防治青霉病的關鍵。貯藏前用1000~2500毫克/千克噻苯咪唑或500~1000毫克/千克的苯來特、托布津等藥液浸泡,對青霉病防腐效果較好。 ③霉腐病:早春芽前全樹噴1~3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花后噴數次殺菌劑,對霉腐病具有防治作用。貯藏庫溫度保持在0.5~1℃,相對濕度在90%,可防止蘋果霉腐病擴展蔓延。 ④輪紋病。輪紋病與炭疽病同屬真寄生菌引起的病害,果實起初以皮孔為中心發生水浸狀褐色斑點,漸次擴大,表面呈暗紅褐色,有清晰的同心輪紋。自病斑中心起,表皮下逐漸產生散生的黑色點粒。病果往往迅速軟化腐敗,流出茶褐色汁液,但果皮不凹陷、果形不變,這是與炭疽病的區別之點。蘋果輪紋病的防治,應在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的基礎上,采用以鏟除枝干上的菌源和生長期噴藥保護為重點的綜合防治,而化學藥劑防治是關鍵措施,因此采前噴1~2次內吸性殺菌劑,可以降低果實帶菌率;采收后用仲丁胺200倍液浸果1分鐘后貯藏,也可降低輪紋病的發病率;另外低溫貯藏是貯藏期防治的一個重要措施. |
上一篇:如何防治板栗空蓬 下一篇:河北平鄉縣積極防治楊扇舟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