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黃毛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7 |
枇杷黃毛蟲學名 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別名枇杷瘤蛾。成蟲俗稱“倒掛蝴蝶”,鱗翅目,燈蛾科。分布北起南京、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南至臺灣、海南、廣東、廣西。 為害特點: 幼蟲食芽、嫩葉,猖獗時也危害老葉、嫩莖皮和花果,被害葉僅殘留上表皮和葉脈。該蟲一齡幼蟲具有群集性。二齡開始分散為害,三齡以后食量大增。此蟲是枇杷上最普遍而嚴重的一種害蟲之一。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9mm,翅展2l一26mm。前翅灰色,中室中央有由立起的褐色鱗片組成的瘤;內線和外線黑色,自前緣至M z脈彎曲似弓形,然后直向后緣;亞端線為黑色齒狀紋;外緣毛上有7個排列整齊的黑色鋸齒形斑。后翅灰褐色。卵扁圓形,直徑0.6mm,淡黃色表面具縱刻紋。幼蟲體長22mm,黃色,各體節側面及背面有毛瘤3對,第3腹節亞背線上的l對較大呈藍黑色,具4對腹足,第3腹節上無腹足。。 具體措施有: 1.人工摘除幼蟲:利用枇把黃毛蟲一齡幼蟲具有群集為害的習性,采取人工摘除一齡幼蟲,可減少蟲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物防治:枇杷黃毛蟲的天敵主要有大腿小蜂、駝姬蜂、金小蜂、懸繭姬蜂等。在生產中應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控制該蟲的發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3.農藥防治:于6月19―21日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等噴霧。 |
上一篇:杜鵑花缺鐵黃化病 下一篇:合歡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