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黑刺粉虱綠色防控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6 |
華安縣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北部,全縣人口16萬人,是全省產茶大縣,擁有茶葉面積15萬畝,人均一畝茶,2009年干毛茶總產量約1.4萬噸,年產值 13.8億元,茶葉是我縣農業支柱產業,已成為我縣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我縣茶園栽培種植上多采用“雙行雙株條植”或“三行雙株條植”模式,畝植7000-8000株,栽植密度大,易受病蟲為害,其中黑刺粉虱的為害逐年加重。2009年,我縣積極向農業部申報全國綠色食品茶葉(華安鐵觀音)標準化基地,農業部門大力推廣茶葉黑刺粉虱綠色防控技術,全縣茶園受黑刺粉虱為害影響品質的面積僅為4.6%,推廣這一技術,有效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減少農殘、提高茶葉品質。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一、發生特點: 黑刺粉虱食性雜,成蟲在茶叢頂部嫩葉背吸汁為害,該蟲喜郁閉蔭濕。卵產于老葉背面,若蟲聚集葉片背面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招致煙煤病的發生,阻礙光合作用,樹勢減退,芽葉稀疏,甚至枝葉枯竭。 黑刺粉虱一年發生4代,以老熟幼蟲在茶樹葉背越冬,各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在我縣為害盛期多為4月下旬至6月下旬。在茶叢中的蟲口分布以下部為多,上部較少。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綠色防控技術: 根據黑刺粉虱發生及危害特點,應采取綠色防控措施。 1、建立生態茶園,保護天敵。在梯壁上套種綠肥植物如爬地蘭、平托花生、圓葉決明、黃花菜等;在茶園周圍或梯壁上種植桂花、香椿及鳳凰木等樹木,每畝15-20株;完善水利設施建設。通過建立生態茶園,改善茶園的生態條件,增加茶園生態多樣性,保持生物群落的穩定性,有效保護天敵。 2、農業措施。一是疏枝清園。針對該蟲喜郁閉蔭濕,保持茶園良好的通風透光性,抑制黑刺粉虱的發生。。在12-1月份,進行疏枝,剪去較老化主干枝、過密枝、病蟲枯枝,保留更新枝,每叢只留3-4根健壯枝組;剪去茶叢上端的“雞爪枝”,并把剪下枝條、枯枝落葉、雜草清出茶園。春芽萌發前噴1-2波美度石硫合劑清園。二是合理采摘。要及時分批多次采摘,惡化害蟲的營養條件,破壞其產卵場所。對有蟲芽葉還可以適當重采、強采。如遇春暖,要早開園采摘,夏秋季節盡量少留葉采摘。三是搞好排水,增施有機肥。培育健壯樹勢,提高樹體自身抗病蟲能力。四是挖除茶園邊黑刺粉虱寄生植物,如蕓香科植物蘆柑、柚子,減少其越冬場所,控制害蟲基數。 3、生物防治。1-2齡幼蟲期,濕度大的天氣田間噴施真菌制劑。應用韋伯蟲座孢菌粉0.5-1.0公斤/畝噴施或用掛菌枝法即用韋伯蟲座孢菌枝分別掛放茶叢四周,每平方米5-10枝。注意保護黑剌粉虱寄生蜂和瓢蟲,在寄生蜂和瓢蟲高發期,減少化學防治。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物理防治。在茶園內插黃板和懸掛殺蟲燈進行誘殺。每畝茶園插黃板20-25片,殺蟲燈每15畝懸掛一盞。通過誘殺,可極大降低茶園中蟲口基數,減輕害蟲的發生為害。 5、化學防治。抓住成蟲和1-2齡若蟲盛發期用藥。用藥時,除重點噴灑于樹冠的內膛和葉背外,還要注重對果園雜草和圍籬的防治。根據蟲情預報于幼蟲孵化盛期(百葉蟲量5頭)進行。若蟲盛孵期是施藥關鍵時期,要重點噴茶叢下部的葉背。藥劑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 2.5%天王星乳油3000-6000倍, 50%銳勁特懸浮劑1500-2000倍,98%綠穎礦物油劑200-300倍噴霧防治。 總之,通過一年來茶園黑刺粉虱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推廣與應用,有效地控制了茶園黑刺粉虱的暴發危害,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試驗,年減少化學農藥使用2—4次,畝年均節省農藥及勞力投入40多元,提高了茶葉品質,增加了茶園效益,每畝增收300元以上,據初步統計,全縣共節省人力、物力投入500多萬元,增加農民收入2000多萬元,同時減少了農藥污染,改善了田間生態環境,促進我縣茶葉可持續發展。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作者簡介:詹慶娘,女,1976年4月生,本科學歷,現任福建省華安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福建省華安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363800) |
上一篇:四季海棠卷葉蛾防治方法 下一篇:金魚草叢枝病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