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桉青枯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5 |
尾葉桉青枯病是尾葉桉的一種新病害,在廣西、廣東、海南等地均有分布,常見于幼林和成林。 癥狀: 主要發生在臺風雨后的1—2年生零星幼林,感病幼樹癥狀分為2種類型。 急性型:感病植株葉片急劇失水凋萎,不脫落而懸掛于樹枝上,呈典型青枯癥狀。根莖木質部變褐壞死,枝干外面有時出現黑褐色條紋斑。后期根部腐爛,皮層脫落,木質部和髓部壞死,有臭味。剖視病根或病莖橫切面,有淡褐色的細菌溢膿自變色木質溢出。 慢性型:植株發育不良,較矮小,葉片失去光澤,基部葉片變成紫紅色,逐漸向上蔓延,部分枝條和側枝變褐色壞死,后期葉片脫落。發病嚴重時整株死亡。該類型從植株發病到整株枯死,通常需要3~6個月或更長時間。 病原: 尾葉桉青枯病病原為青枯假單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屬細菌。 發病規律: 尾葉桉青枯病一般在4~11月份發生,以高溫多雨的7、9月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尾葉桉青枯病目前有效的化學藥劑甚少,主要選用抗病力強的良種。對尾葉桉青枯病嚴重的林地,要將發病植株連根挖取集中燒毀,切斷病源,再補種其它桉樹以減少損失。此外,土壤先撒施石灰和幼苗接種根菌也能減少青枯病的為害。 |
上一篇:康乃馨花葉病毒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五味子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