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筍用竹林病蟲害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5 |
優質筍用竹林原來病蟲危害較輕,基本可以不防治。近幾年來隨著竹林面積的大擴展,成千上萬畝的連片種植,加上經營強度的提高,如大量使用氮肥,連續覆蓋,和農藥的大量使用,再加上近幾年來冬季氣候的暖和,病蟲害有越來越加重的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病蟲害防治上要克服單純農藥防治的做法,要引進生態系統和綜合防治的觀點,特別是營林技術措施防治的做法,使病蟲害防治工作事半功倍。由于優質筍用竹的病蟲的發生和防治的規律相同,下面主要以早竹為例進行說明。 一 優質筍用竹林病蟲害防治基本方法 1 竹林生態系統的合理構筑 早竹林應和其它森林動植物合理分配空間,不宜成千上萬畝的早竹連片種植。利用竹林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生物之間,生物和環境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使病蟲害處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對于病蟲害的農藥防治要慎重,以免大量殺死天敵,破壞竹林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使病蟲越治越嚴重,并引發次要病蟲害的大發生。 2 營林技術措施防治 ①選好母竹 母竹必須生長旺盛,母竹本身不能帶有病蟲害。遇上母竹帶有病蟲害的,必須加以處理后才能引種。否則引種后形成的竹園病蟲害就容易發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②林地冬耕夏鋤草 及時清除竹園內雜草、灌木,切斷某些害蟲的中間寄主,也可減少林內病蟲害發生。冬耕可有效減少地下越冬害蟲的數量。 ③經營管理 竹林立竹密度不能過密。竹子生長過密,竹園內部光照不夠,容易導致病蟲害發生。適當鉤梢也可以減少一部分病蟲害的危害,如蚜蟲、煤污病等。施肥灌水可使竹子生長組織迅速增加,從而增強其抗蟲性,也可導致某些蟲態的害蟲死亡。可參照早竹筍用竹成林豐產栽培技術立竹結構調控進行新竹留養老竹清除。 ④林地進行輪作 這是非常簡單非常有效的營林措施。在由于農戶個體土地有限,筍林又似乎是永久的作物,幾乎沒有人想到輪作。但筍林集約經營后原址上的再造林的不易成功,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出大量土地,竹筍林也應該輪作。 3 生物防治、農藥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可參見九、優良筍用竹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中的病蟲害防治 二 常見早竹病害的防治 在早竹病害中,竹稈銹病、竹叢枝病的危害最重,其次有竹黑粉病、竹煤污病等。竹葉銹病、黑痣病也較常見。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竹稈銹病(竹褥病) 分布于我國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主要危害早竹.淡竹.剛竹篌竹、石竹、白哺雞竹、水竹等。該病一般發生在竹稈的下部和近基部。受害的竹稈材質變脆,降低使用價值。發病嚴重的竹林,竹稈的中、上部,甚至連小枝也能受害,造成整株枯死,最后導致竹林的衰敗。 [病 原] 竹稈銹病是由擔子菌亞門,銹菌目,柄銹菌科,硬層銹菌屬的皮下硬層銹菌侵染所致。 [發生特點] 每年5—6月份在老病竹上產生夏孢子,借風傳播到當年生嫩竹稈的近基部,遇水滴后萌發產生芽管,直接穿過竹稈表皮侵入寄主體內。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潛育期后。通常于9月底10月初在竹稈上出現舌狀或棱形的褪色病斑,病斑極不明顯,難以覺察。到l0月底在病斑上看到土黃褐色的顆粒狀的冬孢子堆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由于冬袍子堆的不斷增殖、擴展,最后相互連接成一片氈狀物,長度可達10厘米。冬孢子堆土紅色到橙黃色,干后呈黃棕色。翌年的3月中下旬,在冬孢子堆的底部開始發育成夏孢子堆。4月份,冬孢子堆停止發展,遇雨吸水腫脹,最后反卷而脫落。5月中旬以后.病竹上的冬孢子堆基本全部脫落,底部的夏孢子堆成熟而外露,初灰紫色,后呈黃褐色,疏松、粉狀,其大小與脫落前的冬孢子堆完全一致。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孢子,但對竹子無侵染能力。夏孢子堆1年只產生1代,必須在冬孢子堆下形成,如果在早春期間人為的刮除孢子堆,則當年就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是竹稈銹病的惟一侵染源,可借風傳播,但風傳的距離一般不超過30厘米。夏孢子到6月底7月初基本上全部飛散完畢,病部呈墨褐色。夏袍子的存活期不長,在一般情況下不超過30天。 苗木網,999miaomu.com 竹稈銹病在管理不善、生長過密、植株細弱的竹林內容易發生,特別是地勢低、濕度大、生長不良的竹林發病較重。病菌的苗絲體為多年生的,在寄主體內長期存恬,逐年發展,每年產生夏孢子侵染新竹。由于新竹上產生的冬孢子堆在大小或數量上均比老病竹上產生的冬孢子堆要小且少,加上潛育期長,發病部位又近基部,不易覺察,故過去誤認為新竹是不受侵染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結構,密度不宜過大,以增強竹子的抗病能力。②及時發現竹林中的患病植株,并砍除燒毀。⑧對于留養在竹林內的輕病株,可在3月上中旬刮除病部的冬孢子堆及周圍的竹青,療效較好。④2月份,用煤油或清漆涂于冬孢子堆上,可防止夏袍子堆的產生。⑤加強檢疫,防止病株引入。⑥5—6月份,用粉銹寧250~500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灑病竹,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3次。 竹叢枝病(竹掃帚病) 此病危害早竹、高節竹、剛竹、烏哺雞竹、麻竹等竹種,特別是剛竹、早竹受害最重,分布最為普通。竹子受害后,生長衰弱,竹筍減少,重者可導致整竹枯死,嚴重發病的竹林常因此而衰敗。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 狀] 發病初期只有少數枝條發病,病枝不斷延伸成多節而纖細的蔓桂,枝上有鱗片狀小葉。病枝節間短,側枝叢生成鳥巢狀,或成團下垂。每年4~6月份,病枝梢端葉鞘內產生白色米粒狀物。此為病原菌的子實體。9~10月份,有些新生長出來的病枝梢端葉鞘內也可產生白色米粒狀物。病竹在數年內,由少數枝條發病逐漸發展到全部枝條,最后全株枯死。 [病 原] 竹叢枝病是由子囊菌亞門,球殼目,麥角菌科的瘤痤苗侵染所致。 [發生特點] 病菌的分生孢于和子囊孢子均有萌發的能力,經初步研究認為,該病根可能是由個別的嫩梢或芽首先受侵染后逐年發展到全株的。病菌可能潛伏在活的叢枝或芽內越冬,翌年春、秋兩季產生抱子,經風雨傳播,或隨病母竹遷移傳播。健康枝被病菌侵染后,當年會產生叢枝。近幾年來,該病在雷竹、高節竹等竹林中普遍發生,無論在老竹林還是新造竹林和培育管理好的竹林中都有發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定期樵園、培土施肥,促進新竹生長。②按期砍伐老竹,及早砍除重病竹株,剪除病枝并清出林外燒毀。③造林時不要在有病竹林內挖取母竹,更不能用帶病的母竹造林。④4—6月份,用粉銹寧300倍液或50%多苗靈500倍液噴灑2~3次。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竹煤污病(竹煤病、竹煙煤病) 該病在我國各竹區的多種竹子上均有分布。感病竹株在竹葉表面和小枝上覆蓋著1層煙煤狀粉末,影響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從而使竹子生長衰弱,嚴重時可造成葉片脫落,小枝枯死,導致竹林衰敗。該病主要危害剛竹、毛竹、雷竹、高節竹,哺雞竹等,叢生竹也極易感染此病。 [癥 狀] 煤炱目的真菌,系植物枝、葉表面的腐生菌,以介殼蟲、蚜蟲、粉虱等昆蟲的分泌物為營養來源,有時也能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它在葉片表面形成一片墨褐色的、表面粗糙的、厚薄不均勻的菌苔,嚴重時整個葉片和小枝被菌苔覆蓋,以致影響竹子的光合作用。菌苔在缺乏營養或環境不適的條件下,收縮干裂,可自行從葉面剝離。小枝上的癥狀與葉片上的癥狀相似。小煤炱目的真菌是植物葉片上的專性寄生菌,菌絲表生、黑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表皮細胞內吸取養分,故在葉片表面通常呈黑色圓形霉點,后擴展成不規則形或相互連接成一片,覆蓋在葉子表面。 [病 原] 竹煤污病是由煤炱目和小煤炱目的多種真菌危害引起的。這兩個目的真菌都屬于子囊菌亞門,核菌綱,但它們之間的寄生性不同。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生特點] 病菌借風雨和昆蟲傳播,常在春秋兩季發病。竹煤污病的發生常與竹林管理不善、竹林密度過大、竹子生長細弱以及蚜蟲、蚧殼蟲的為害有密切關系。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及時砍伐竹株,保持合理的竹林密度,使竹林通風透光,竹子生長強壯,可減輕發病。②該病由蚧蟲、蚜蟲誘發引起,因此,應及時防治蟲害。 竹疹病(竹黑痣病、竹黑腫病) 目前,已發現該病危害談竹、剛竹、雷竹等竹種。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貴州、云南、四川和臺灣省均有分布。 [癥 狀] 竹疹病發生在竹葉上。8—9月份,在葉片表面出現灰白色小斑點,后擴大成圓形或紡錘形,顏色也逐漸變為橙黃色至赤色。翌年在病斑表面產生黑色光亮的小斑點(塊),其邊緣仍為赤色。發病嚴重時,1張葉片上可產生很多斑點,最后導致葉片枯落。 [病 原] 竹疹病是由于囊菌亞門,球殼目,黑痣屬的真菌危害引起。現已知有7種黑痣苗能危害竹葉,其中山竹圓黑痣菌和竹長黑痣苗為主。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①加強撫育管理,適當疏伐,使竹林通風透光,可減少發病。②可在7~8月份葉片上剛剛出現灰白色病斑時,噴灑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該藥具內吸殺菌作用,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竹黑粉病 該病主要危害剛竹、淡竹、水竹、雷竹等竹種。 [癥 狀] 該病通常于5~6月份發生在新枝的嫩梢上。嫩梢受害后頂端稍膨大,葉鞘呈淡紫色,然后隨著新枝的伸長,葉鞘開裂,露出1層暗褐色的墨粉即孢子堆,覆蓋在嫩梢上,長達1—4毫米。病部可逐漸向下蔓延,黑粉也不斷增生,最后可使整個新枝枯死。新枝頂梢受病苗侵染的刺激,常出現叢枝現象。當新竹的多個枝條受害后,可導致憨株枯死。筍期也可受害,被害的竹筍在頂部的筍籜間出現大量的黑粉,當年不死的病竹,病情逐年加重,并于每年的春天產生大量的黑粉狀孢子堆。 [病 原] 竹黑粉病是由擔子菌亞門,黑粉菌目的竹黑粉茵寄生引起的。 [發生特點] 該病主要以菌絲體在病竹內潛伏越冬,翌年春天在病部產生大量厚垣孢子,借風傳播。在合適的濕度下,遇水萌發后侵入寄主。凡是經營管理不善的竹林,特別是竹子生長十分細弱的竹林容易發病。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增強竹子的抗病能力,可大大減少病害的發生。②對于竹林內的重病株,要在新枝發放前加以砍除;對于輕病株,要清除有病的枝條,并將病株和病枝搬出竹林加以燒毀,就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 三 常見早竹蟲害及其防治 竹蚜蟲 [分布與為害] 竹蚜蟲有四種,即竹后粗腿蚜<新種)、竹色蚜、竹梢凸唇斑蚜和矢竹斑蚜。該蟲群集于新枝、嫩葉上吸食液汁,并導致產生煤污病,嚴重影響竹子生長,使竹筍產量大幅度下降。 [形態特征] 蚜蟲,蟲體小,橢圓形,具刺吸式口器,分有翅型與無翅型兩種,成蟲2毫米左右。竹后粗腿蚜,體淡黃色,一對復眼為紫紅色,卵初產時嫩黃色,10余天后漸變灰棕色,不久變黑色。竹色蚜為黑色蚜蟲。竹梢凸唇斑蚜為綠色蚜蟲(若蚜有紅、綠兩種顏色,有翅蚜綠色為多)。矢竹斑蚜為黃色蚜蟲。 [發生規律] 竹蚜1年20余代以上,以卵于11月中旬在葉背過冬,翌年3月份孵化,由有翅蚜進行孤雌生殖。1只有翅蚜能生小蚜l0~15只,l0天左右繁殖1代,11月上旬,若蚜分化雌雄蚜,交尾后產卵,每雌產卵3一5粒。分布于林緣的比分布于林內的多,竹林密度低的比密度大的多。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①保護瓢蟲、草蛉,食蚜蠅.蚜繭蜂等蚜蟲天敵,以蟲治蟲。②化學防治:一是竹冠噴霧法,主要適用于低矮竹林和密度稀的竹林.用5%蚜虱凈或2.5%功夫乳油或20%殺滅菊酯1000—2000倍液噴霧。二是放煙法,主要適用于大面積.密度大的竹林。在清晨或氣壓較低的陰濕天氣,每667平方米用敵馬煙劑l—2千克放煙,防治效果可達99%以上。 竹蚧蟲 [分布與為害] 我國為害竹子的蚧類害蟲有6科151種,但多數為害不重,主要種類有粉蚧科的竹巢粉蚧、竹皺絨粉蚧和竹白尾粉蚧、盾蚧科的竹擬白須盾蚧、竹線盾蚧和霍須盾蚧,分布于我國各竹產區,主要為害剛竹屬竹種。前三者為害枝、葉,后三者為稈部重要害蟲。均以雌成蟲和若蟲刺吸竹株組織汁液,致枝、葉枯死,竹株生長勢衰退,并誘發竹煤污病,重時可致竹株死亡。 [形態特征] 竹巢粉蚧雄成蟲梨形,體長2.2—3.3毫米,紅褐色。蟲體被堅硬蠟質層,呈球形,灰褐色,表面粗糙,寄生于葉鞘處。 [發生規律] 竹巢粉蚧1年發生1代,以雌成蟲在竹枝葉鞘內越冬,翌年2月份恢復取食,產卵。4—6月份,若蟲孵出。竹蚧類喜老竹和陰濕條件,多發生于疏于管理,密度過大、竹齡結構偏老的竹林和位于低洼、陰坡的竹林內。天敵有瓢蟲、草蛉和跳小蜂等。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撫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和竹齡結構,及時伐除3度以上老竹,清除被害枝葉并燒毀,可有效地抑制竹蚧蟲的種群增長。②若蟲期用特效菊巴馬乳油或2.5%功夫乳油l000-2000倍液噴霧。③人工抹殺。 竹小蜂 [分布與為害] 為害食用竹的小蜂主要有3種:竹癭廣肩小蜂、竹泰廣肩小蜂(中國新記錄)屬膜翅目,廣肩小蜂科;日本同孔金小蜂,屬金小蜂科,金小蜂屬。在我國各竹區均有分布,為害毛竹、雷竹等。在當年萌發的小枝基部形成膨大的蟲癭,小枝端部新葉簇生,提早脫落,可導致小枝枯死,影響竹子生長,發筍率降低。 [形態特征] 竹癭廣肩小蜂成蟲體長5一9毫米,全體黑色。腹部細長,翅半透明,密被細毛。雄蜂體稍小,觸角長度約為雌蜂的2倍。幼蟲細長,乳白色,老熟時體長6~8毫米。 [發生規律] 竹癭廣肩小蜂1年發生l代,一癭一室以蛹在蟲癭內越冬。翌年2月份羽化成蟲。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左右、校葉竹株小枝芽葫動的盛末期,成蟲咬圓形孔出癭。出癭歷期30天左右。成蟲白天活動,出癭后即可交尾產卵,卵產于當年抉葉竹新萌動小枝芽基部節間內,每芽產卵1--3粒。小枝芽扳產卵部位逐漸膨大形成蟲癭。幼蟲匿居蟲癭內取食蟲癭內壁組織,9月上中旬老熟化蛹。化蛹期10天左右,蟲癭梭形,長2~4厘米,比正常枝膨大5倍左右,蟲癭表面布有白色粉未,并有枯黃的小籜葉包裹,小枝端部葉片數多于正常枝,略寬短。竹癭廣肩小蜂成蟲喜光,故在稀疏林地。陽坡、林綠和四旁綠化的零星竹上蟲口密度大,為害重。立竹密度高的竹林內,梢部蟲口密度大于下冠層。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和經營管理,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受害嚴重的竹株,更新時將枝葉清出林地外燒毀,可控制竹廣肩小蜂于較低蟲口密度。②成蟲羽化期,用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2.5%敵殺死2000倍液噴霧,每隔3-4天噴一次,連噴3-4次。 竹筍金針蟲 [分布與危害] 竹筍金針蟲屬鞘翅目叩甲科,金針蟲是叩頭蟲的幼蟲,俗稱鐵絲蟲。該蟲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竹產區。危害早竹、白哺雞竹、紅殼竹、剛竹、淡竹、毛竹、桂竹及其他剛竹屬各種竹種。以幼蟲取食筍的地下部分及筍的根部,咬嚙成纖維狀,受害筍不能成竹,造成退筍。 [形態特征] (1) 成蟲 體長14~19mm, —般15mm左右,黑褐色。鞘翅上有明顯的條狀紋。 (2) 卵 近圓形,乳白色,徑長0.8—1.Omm。 (3) 幼蟲 體筒形,體長約 25mm,寬約2-2.5mm。頭黑褐色,體金黃色,胸部與腹部末節顏色較深,腹部末節圓錐形。初孵幼蟲淡黃色,隨著蟲齡增大逐漸加深。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 蛹 長15-20mm,黃色,裸蛹。 [發生規律] 金針蟲生活史長,約2—3年完成1代。以幼蟲或成蟲在地下20~80cm處越冬。幼蟲在土溫6℃就開始活動,10—20℃為活動盛期。幼蟲危害較其他害蟲幼蟲早.當土溫上升到25℃左右,則向深土層移動,11月中旬后,氣溫下降到6℃以下就停止活動,蟄伏越冬。幼蟲期最長達1100多天。老熟幼蟲于8~9月在土中13~20cm處作土室化蛹,蛹期20滅左右。成蟲在9—10月羽化,當年不出土而越冬,在第2年3-4月出來活動,4—9月為盛期,壽命約200天。卵產于表土中,產卵近百粒,卵期約30天左右。 [防治方法] 金針蟲是鉆蛀性的隱蔽害蟲,幼蟲又在地下活動,其生物學特性尚未作詳盡的了解,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在調查中還有其他2種金針蟲同時發生危害,其金針蟲成蟲與幼蟲個體較上述一種顯著為大,生活史不詳。 (1) 在竹林中設誘殺堆誘殺幼蟲,堆積前雜草用5%亞砷酸鈉溶液浸過,草堆大小40cm×40cm×lO~15cm,每畝可設6—8堆,草堆埋入地下lOcm左右。 (2) 危害嚴重的竹林在筍期過后,用90%晶體敵百蟲 400-500倍液噴澆或用5%辛硫磷顆粒劑按每畝2~2.5公斤,施入表土層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 人工挖退筍時將幼蟲直接砸死。早竹覆蓋提前出筍的竹園禁止使用呋喃丹緩釋劑,防止食用中毒。 竹筍夜蛾 [分布與為害] 我國已見諸報道的竹筍夜蛾有5種,屬鱗翅目,夜蛾科。以竹筍禾夜蛾、筍秀禾夜蛾和淡竹筍夜娥最為常見。國內分布于河南、陜西以南各竹產區,主要為害剛竹屈竹種。多2~3種混同發生,以幼蟲蛀入筍內為害,被害筍大多死亡,稱“高腳退”。被害輕者可發育成竹,但竹稈被害處節問縮短,基部和中下部遺有圓形蛀孔或縱向條形蛀道,使竹材利用率和商品價值降低。 [形態特征] 竹筍禾夜蛾成蟲體長14—25毫米,體、翅棕褐色,雌蛾顏色較淺。前翅翅基及近頂角處各有1個倒三角形深褐色斑,外緣由7—8個黑點組成。筍秀禾夜蛾成蟲體長11—18毫米,體、翅棕褐色至灰褐色.前翅中央具1個黃白色腎形紋。5種竹筍夜蛾的幼蟲均為淡紫褐色,極易混淆,可根據亞背線的形狀及其短缺加以區分。 [發生規律] 5種竹筍夜蛾的生括史和為害習性相似。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幼蟲孵化。初孵幼蟲以竹林內禾本科和莎草科雜草為中間寄主,從草基部侵入草莖內取食,4月中下旬竹林出筍后,遷移至筍上取食,從筍的頂端或側面侵入,在筍內縱向蛀食為害。20—25大后,幼蟲老熟,出筍(或在筍內下行),入士化蛹。成蟲6月份羽化,產卵于雜草、筍籜、土表和低位竹枝托葉等處。竹林內中間寄主雜草的心葉呈枯萎狀,被害筍在竹籜小葉上有規則的圓形蛀孔,筍端或側面的蛀入孔外常掛有幼蟲排出的糞屑,極易識別。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防治竹筍夜蛾,關鍵是清除蟲源,阻止幼蟲上筍,因為幼蟲侵入筍后,防治就十分困難、具體防治方法:①清除退筍。在出筍季節加強林內清查,及時挖除被害筍.初期被害筍可食用,高腳蟲退筍應深埋漚肥或搗毀,殺死筍內幼蟲,以降低翌年蟲口密度。②清除中間寄主。在秋冬季節和出筍前1個月施用除草劑或竹林墾復清除林地雜草,既可消滅草上的越冬卵,又可斷絕幼蟲孵化后的食料,使其在出筍前餓死。化學除草,每公頃可采用10%草甘膦水劑9.5千克地面噴霧,防治效果達90%以上。③燈光誘蛾。6月份成蟲羽化時,夜間用黑光燈誘殺。 一字竹筍象 [分布與為害] 一字竹筍象屬鞘翅目,象蟲科,是竹林出筍后期的重要害蟲。分布于陜西以南各省竹區,為害剛竹屬、箬竹屬、苦竹屬、唐竹屬、茶稈竹屬等60多種竹子,以為害剛竹屑竹種為主。成蟲,幼蟲均在筍上取食。幼蟲鉆蛀為害,致筍發育成竹后折枝斷梢,稈部蟲孔累累,節問縮短。竹材僵脆,影響竹林的生長。 [形態特征] 成蟲體梭形,長15--17毫米。喙(口器)似象鼻狀,長6~7毫米。體赤褐色,前胸背板具一貫穿的縱向黑色條斑。鞘翅上具黑斑4個。亦有少數為全體黑色成蟲.幼蟲乳白色至米黃色,頭部褐色.體肥大,多皺褶。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生規律] 在毛竹等具有出筍大小年習性的竹林中,每2年發生l代,在不具有出筍大小年習性的竹林中1年發生l代。以成蟲在8—15厘米深的土繭中越冬,越冬成蟲于4月份出土,群集筍的中上部刺吸取食,在筍表留下長10厘米左右的縱向食孔線。成蟲壽命30天左右,可多次交尾、產卵。產卵孔外同取食孔,但內腔較大。每孔產卵1粒,1株筍梢上的卵量可多達80余粒。幼蟲在筍籜與筍之間取食筍肉,筍被害部位高生長受阻,導致節間縮短,食孔較大時筍梢折斷或風折。隨著竹子組織木質化程度的提高,幼蟲轉而取食枝芽,致使竹枝夭折。筍上有幼蟲為害部位,筍籜皺褶但不脫落。老熟幼蟲咬穿筍籜墜地,或隨同斷梢、折枝落地,人土結土繭,經10—15天化蛹,蛹期30天左右。多種鳥類可捕食筍梢中的幼蟲;土繭被擊破后.繭內的幼蟲或蛹或成蟲易遭白僵苗侵染死。 [防治方法] ①對于毛竹等大徑竹種,以筍基注射內吸性殺蟲劑毒殺成蟲的防治效果最好。②在成蟲盛期,可采用觸殺性殺蟲劑噴霧防治成蟲。用20%氰戊菊酯或2.5%溴氰菊酯或80%敵敵畏乳油混配,直接擊斃在土中越冬的成蟲。或擊破土繭使其暴露于嚴寒而死亡,或樁天敵吃掉,可使翌年新竹被害的斷梢率降低20%~40%。化學防治后進行星復松土,有利于鞏固和延續化學防治效果。③加強林地管理,秋季對竹林進行墾復松土。 苗木網,999miaomu.com 竹筍蠅 [分布與為害] 竹筍蠅類俗稱筍蒼蠅、筍蛆。計有l0余種,屬雙翅目,家蠅總科。其中以江蘇泉蠅和毛筍泉蠅等較為常見。竹筍蠅類分布于我國各省竹區,主要為害剛竹屬竹種,常多種混同發生,均以幼蟲在筍上蛀食。小筍受害常造成退筍,被害大筍可發育成竹,但新竹稈部有蟲孔,節間縮短,折枝斷梢。 [形態特征] 江蘇泉蠅成蟲體長6—8毫米,暗灰黃色:觸角除第二節端部黃色外,均為黑色。第三節是第二節的2倍長。復眼紫紅色,單眼橙黃色,三角區為黑褐色,腹部較胸部狹,腹面觀腹與胸等長。毛筍泉蠅成蟲體長7—8毫米,灰色,觸角黑色,第二節僅為第三節的一半長。復眼暗紅色,單眼棕黃色,胸部盾片正中具一縱向黑色條紋,由頭部向腹部漸細,未達小盾溝。雌蟲腹、胸等寬,雄蟲腹部狹于胸部,側面觀腹與胸等長。 [發生規律] 竹筍蠅1年或2年發生l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3~4月份羽化出土,與竹林出筍期相吻合。成蟲對腥味、糖醋、鮮筍汁等具強趨性,在林間常群集于筍傷口處和斷筍的斷面取食。卵產于籜葉上端內壁,塊狀排列,卵期4—5天。幼蟲期20—25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老熟后墜地,入士2—15厘米深化蛹。江蘇泉蠅主要產卵于健康筍,幼蟲孵化后沿筍籜內壁蛀食下行,直至筍節處取食筍肉。被害筍高生長停止,筍肉腐爛,重者退筍。毛筍泉蠅屬弱寄生性害蟲,只能為害退筍和衰弱筍。幼蟲在筍內上下蛀食,使筍腐爛。其他多種筍蠅類也不能為害健康完好的筍.但幼蟲可通過各種傷口侵入筍內,在有字竹筍象發生的竹林內,可造成嚴重危害。竹筍蠅幼蟲從象蟲成蟲取食孔蛀入,在筍籜內側群集取食筍肉,被害處筍組織腐爛。高生長受阻,節間縮短,枝芽天折,斷梢。天敵主要有蛹期寄生蜂。捕食卵的蜘蛛、螞蟻、露尾甲等。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①及時清除蟲退筍,秋、冬季墾復松土,降低蟲口密度,創造不利于竹筍蠅發生的環境。②成蟲期在竹林內用糖醋液和斷面涂抹殺蟲劑的新鮮筍塊誘殺。③結合防治一字竹筍象,筍基注射內吸殺蟲劑。④對毛筍泉蠅不需防治,但要及時收獲退筍。 竹 螟 [分布與為害] 竹螟類有l0余種,屬鱗翅目,螟蛾科。常見的有竹織葉野螟、竹絨野螟、竹云紋野螟、赭翅雙叉端環野螟和竹金黃鐮翅野螟等5種,常幾種混同發生,以竹織葉野螟分布最廣、為害最重。該蟲分布于河南、山東以南各省竹區,主要為害毛竹、淡竹、剛竹、青皮竹、撐篙竹,也可為害早竹、哺雞竹、石竹、綠竹、水竹、苦竹、花竹、麻竹、孝順竹等。該蟲大發生時,吃光竹葉.導致竹株枯死,翌年出筍減少30%~50%,新竹眉圍下降20%~30%。 [形態特征] 竹織葉野螟成蟲為中小蛾類,體長9~15毫米,黃色至黃褐色,腹面銀白色。翅外緣且褐色寬邊,前翅3條褐色橫線。幼蟲橙黃色,體亡各節毛片褐色。老熟幼蟲體長16—25毫米。 [發生規律] 竹織葉野螟1年發生1一4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土繭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蟲。成蟲具強趨光性。成蟲需補充營養后方能交尾產卵,于夜晚飛于林中或附近的櫟、栗樹上取食花蜜。雌成蟲選擇當年新竹,產卵于梢部竹葉背面。每只雌蟲產卵92—149粒,分4~8塊產下。剛竹出筍較遲,雌蟲產卵于新竹稈的中上部。6月上旬,幼蟲陸續孵化,尋找新萌發竹葉吐絲卷葉成苞,在苞內自葉尖向葉基取食,約食至蟲苞的一半時棄舊苞卷新苞。初齡幼蟲卷1片葉成苞,每苞有幼蟲2—25頭;2齡幼蟲卷2片葉,每苞有蟲l一3頭;2齡幼蟲卷2~4片葉,每苞1蟲;5齡幼蟲卷8片竹葉,需要每天更換新苞。初齡幼蟲多從梢部開始卷葉取食,換苞時向下轉移,3齡后還可以擴散到鄰近的新、老竹上結苞取食。7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吐絲觸地,人土3—5厘米深結土繭,但僅有部分幼蟲化蛹,并于7月中下旬羽化成蟲產生第二代。各代若熟幼蟲均大部分滯育越冬,而少數化蛹產生下一代,直至第四代。而毛竹主要于春季萌發新葉,僅第一代為害重,此后由于食料不足,第二代為害較輕,第三、四代少見,竹織葉野螟初孵幼蟲需取食新竹竹葉,而毛竹林出筍有大小年之分,大年被害的竹林翌年筍少。羽化的成蟲需遷飛到處于出筍大年的竹林內產卵,第三年再遷回,以此往復。但在花年竹區,這種遷飛現象不明顯。竹絨野螟1年發生1代,以2—3齡幼蟲在竹上蟲苞內越冬,竹云紋野螟和金黃鐮翅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地面枯葉層中越冬。赭翅雙叉端環野螟1年2~3代,或2年5代。老熟幼蟲在鉤梢竹腔或蟲苞中越冬。以上4種竹螟的成蟲都需取食花蜜后才可交尾產卵,具趨光性。竹螟天敵很多。眾多寄生蜂中以松毛蟲赤眼蜂寄生率最高,捕食性天敵有各種鳥類、青蛙、蟾蜍、蜘蛛、螞蟻、草蛉等。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①出筍大年秋、冬季挖山墾復,可使竹織葉野螟越冬繭數下降50%左右。②成蟲期在竹林附近高而開闊地點沒黑光燈誘殺成蟲。對竹絨野螟,還可用鹵水或稀糞水按50千克加入80%敵敵畏乳油0.25千克的比例誘殺成蟲。⑧充分保護和利用天敵。在卵期,每公頃人工釋放松毛蟲赤眼蜂 120萬頭。④低齡幼蟲期在林間噴白僵菌。 |
上一篇:梅花銹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金葉女貞黃環絹須野螟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