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根結線蟲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4 |
柑橘根結線蟲病學名 Meloidogyne aranaria (Neal) Chilwood該病分布較廣泛,在世界柑橘產區均有發生,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湖南、廣西等柑橘產區,植株受害后樹勢衰退,嚴重時全株凋萎枯死,嚴重影響經濟效果。 癥狀 此病為害柑橘根部,該病的顯著癥狀為病原線蟲寄生在根皮與中柱之間,使根組織細胞過度增長,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根瘤大多數發生在須根上,感染嚴重時,可出現次生根瘤,并發生大量小根,盤結成團,形成須根團。由于根系受到破壞、使水分和養分難于輸送,再加上老熟根瘤腐爛,導致病根壞死。在發病輕微的情況下,病株的地上部雖無明顯癥狀,但隨著根系繼續受害,樹冠逐漸出現枝短梢弱、葉變小、樹勢衰退等癥狀。受害更嚴重時,葉色發黃,無光澤,卷曲,呈現缺水狀。病樹開花多,結果少,果實小,最后葉片干枯脫落、枝枯,以致全株死亡。 病原 柑橘根結線蟲病的主要病原是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 aranaria)。 發病特點 該病病菌主要以卵和雌線蟲寄生在病殘體上,隨其遺落土壤中存活越冬,是靠水、肥料、農作物和人畜等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是通過帶病苗木的調運。卵在卵囊內發育,孵出的1齡幼蟲仍卷曲在卵內,蛻皮后破卵而出成為2齡幼蟲,落入土中侵入幼根,稱為2齡寄生性幼蟲,此時在皮層和中柱間危害,刺激根組織過度生長,使根瘤呈現出大小不等的狀態。幼蟲在根瘤內,經4次蛻皮發育為成蟲,雌雄交尾產卵,卵聚集在梨形雌蟲后端的膠質卵囊中,卵囊一端露于根瘤之外。在廣東5-6月一世代歷期約47-49天,一年可發生多代,4-6和9-lO月為當地根結線蟲病兩個發病高峰期,發病高峰期出現在植株發根高峰之后。砂壤土發病重;土溫在25-3l℃時最適于線蟲的侵染;有機質含量較高、酸堿度為pH值6-8的土壤線蟲密度較大和危害較重;土壤水分飽和,或土壤易受澇或受旱則不利線蟲活動;目前常見的栽培品種均可感病。管理粗放的果園易發病且發病較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 注意加強果園檢疫,嚴禁從病區調運苗木,防止病菌傳入果園。 (2) 加強果園管理,增施有機肥,合理灌溉,科學修剪,增強樹勢,提高 樹體抗病力。結合修剪,徹底清除果園,將病殘體集中消毀,減少病原。 (3) 培育抗病砧木,進行土壤消毒,適時深翻土壤。 (4) 病苗處理 用48℃熱水浸根15分鐘或用40%克線磷乳油100倍液沾 根。對于病樹要抓好栽培管理、挖除病根和穴施藥劑。每年2月,首先把病樹樹冠下的表土扒開15厘米深,挖除病根和須根團,然后將殺線劑均勻地撒在土表面,施藥時每株用10%益舒寶顆粒劑15-20克撒施,然后覆土灌水。 (5) 盡量避免間作短期作物。 |
上一篇:大花蕙蘭花葉病毒病防治技術 下一篇:重慶市巴南區大力開展松毛蟲帶菌越冬防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