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觀音花葉病防治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7:14 |
滴水觀音花葉病為滴水觀音常見病害之一。 癥狀: 初沿滴水觀音葉脈出現(xiàn)褪綠黃點,后擴為花葉狀,嚴(yán)重時新葉畸形,植株矮化。 病原:滴水觀音花葉病病原為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病毒粒體為球形,直徑35納米,致死溫度60-70℃。傳毒昆蟲是蚜蟲,人工操作及汁液接觸也可傳播。黃瓜種子一般不帶毒。 傳播途徑 (1)黃瓜花葉病毒寄主范圍廣泛,許多根性雜草是花葉病毒越冬的重要寄主,如北方的反枝莧、薺菜、刺兒菜和苣買菜等,而這些雜草中有的又同時是蚜蟲的越冬寄主;十字花科蔬菜及菠菜、薺菜等也是花天酒地葉病毒的越冬寄主。 (2)翌年春季氣溫回升后,隨著瓜蚜、桃蚜等的遷飛,把病毒從寄主植物傳到海芋上。此外,汁液接觸和農(nóng)事操作也是傳毒的重要途徑。 傳染途徑 主要由蚜蟲傳毒。多種雜草、蔬菜、花卉均可帶毒。 防治方法 1、 育苗房應(yīng)在出入口等處采用紗網(wǎng)防止蚜蟲遷入傳毒。 2、 及時噴灑殺蟲劑防治蚜蟲,同時鏟除可能帶毒的周邊雜草。 |
上一篇:貴州大方縣完成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 下一篇:寒蘭黑腐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