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黑斑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4 |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癥狀】受害葉片病斑呈圓形、橢圓形,黑褐色,稍具輪紋,直徑2—10毫米,邊緣色澤稍深。有些病斑可擴展連結成片,上生淡綠色或欖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中下部老葉片易感染發病,嚴重時病葉皺縮,枯死。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病原】Alternaria tenuis Nees.屬半知菌亞門鏈格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褐色,有屈曲,頂病常擴大而具孢痕,大小5-125 um×3-6um.分生孢子鏈生,有喙,深褐色,有橫隔1-9個,縱隔0-6個,大小7-70.5um ,喙大小1-58.5 um×1.5-7.5um.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引致初侵染。新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經氣流傳播,引起多次再侵染。高濕,多雨,重露有利于發病和流行。東北上般7-8月為發病盛期,直到9月上中旬.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1)清除圃地或盆栽病株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越冬菌源量,深翻土壤或與其他花卉輪作。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時摘除下部老葉,病葉。 |
上一篇:甘草褐斑病防治 下一篇:松樹的長壽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