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常見主要病害的識別和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4 |
桂花具有適應性強、抗旱耐熱,主干挺拔、樹冠圓滿,葉質厚實、濃蔭匝地,花朵密集、花色豐富,花香濃郁、花期長短不一等諸多優點,集綠化、美化、吞化于一體,可謂是“形、色、韻、味”俱佳。人們又給其賦予了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吉祥的象征,因而深受國人的喜愛。它不僅適于庭院點植、花壇孤植、小區群植、道路列植、景觀片植、盆栽陳列,而且還可作為專門的采花栽培,具有極高的觀賞和食用生產加工價值,推廣和開發空間巨大。它于1987年入選中國傳統十大名花,在諸多的中國傳統名花中,它是觀賞和加工食用兼而有之的奇葩,已成為我國重點、大規模發展的經濟樹種之一,并已形成了以廣西桂林陽朔、浙江杭州滿覺垅、四川新都桂湖、湖北咸寧柏墩、江蘇蘇州光福為中心的主栽產區;截止2005年底,全國有蘇州、杭州、咸寧、恩施、老河口、合肥、六安、馬鞍山、漢中、南陽、瀘州、新都等近20個城市把桂花定為市花,廣西壯族自治區還將桂花定為區花;目前,國內有桂花品種154個,隸屬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種群;自2003年開始,在安徽合肥植物園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合肥桂花展”,并評選出一年一度的“中國桂花小姐”,大大提升了桂花的知名度。 在自然環境中零星種植的桂花極少發生病蟲害,然而,近幾年桂花病蟲害發生呈兇猛猖獗之勢,不僅發生范圍廣、病蟲種類多,而且來勢兇、危害重、損失大,如金桂品種群大量發生的褐斑病,幾乎導致植株葉片落光;全國普遍發生的紅蜘蛛(以朱砂葉螨為主),導致葉片失綠泛黃,不僅影響到樹木的觀賞、植株的正常生長,嚴重時不能正常孕蕾開花。究其原因:一是近幾年持續的暖冬,使越冬的病原菌和害蟲不能被大量凍死。為第二年的大發生埋下了隱患;二是過去多年來防治食葉害蟲的有機氯、有機磷農藥,對眾多的刺吸式害蟲防治效果很不理想,而害蟲的天敵被廣普性農藥大量殺死,螨類、粉虱、介殼蟲等大面積猖獗發生;三是最近十幾年苗木的大范圍流通,病蟲害檢疫難以全面到位,致使一些帶病蟲的苗木加快擴散而交叉傳播;四是大面積的單種育苗、營造桂花純林等,也使桂花的病蟲害凸顯出來;五是長期使用單一的農藥,如殺蟲用敵敵畏、樂果等,防病用多菌靈、百菌清等,致使害蟲和病菌產生了較強的抗藥性。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據初步統計:桂花有常見的病蟲害50多種,其中蟲害30多種,病害20多種。本文試對桂花栽培中普遍發生、危害嚴重的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識別方法、防治措施等作一大概的介紹。 一、桂花主要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桂花的病害種類主要有撒金桃葉珊瑚炭疽病、扶桑炭疽病、蘭花炭疽病、桂花炭疽病(黃山市)、金邊瑞香煤污病、梔子花煤污病、山茶藻斑病、桂花葉枯病、桂花假尾孢褐斑病(黃山市)、桂花赤斑病(黃山市)、桂花殼針孢葉斑病、桂花殼二孢葉斑病(黃山市)、桂花擬盤多毛孢灰斑病(黃山市)、桂花盤單毛孢褐斑病、桂花莖點病(黃山市)、桂花大莖點霉褐斑病、桂花鏈格孢葉斑病(黃山市)、日灼病、根結線蟲病、癌瘤病等。其中尤以褐斑病、葉枯病發生最為嚴重和普遍。 1、褐斑病 病斑發生在葉片的兩面,發病初期,葉面僅出現一些散生褐色斑,后期葉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淺褐色,形狀近似圓形或不規則形,嚴重時數個病斑結合到一塊;病斑邊緣紅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淺褐色暈,葉正面散生大量細小的灰黑色霉點,這些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葉背病斑褐色;由于病斑逐漸擴展匯合在大斑塊,常常導致大量葉片枯死和脫落,嚴重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和開花。該病病菌以菌絲塊在病株和落葉上越冬,次年4~6月氣溫升高時,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并借氣流和雨水傳播,進行侵染為害,繼之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此病在4~10月均可發生;老葉發病比嫩葉為重。金桂品種最易發病,銀桂品種次之,丹桂品種不易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或當年移栽的植株,易于發病;土壤板結、粘重,肥力不足條件下易發病;在7~8月高溫多濕季節,病害擴展迅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經常松土,避免土壤積水,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冬季徹底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減少越冬病原菌,可明顯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春季桂花植株發芽抽葉到葉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噴灑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可防止該病的發生;發病初期,用50%的多·硫懸浮劑800倍液噴灑,或用50%的多菌靈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用5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重災區苗木出圃時,可噴灑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滅菌。 2、葉枯病 有稱葉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它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多始于葉尖或葉緣,初生黃綠色或淺褐色小點,后逐漸擴大,呈紅褐色至灰褐色,形狀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背面顏色較淺,邊緣深褐色;病斑有時卷曲脆裂,幾個病斑可相互融合達葉片的1/2~1/3,或不規則形大斑塊;后期病斑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干枯,導致提前脫落;樹冠中下部的葉片受害比頂部嚴重,老葉發病比新葉嚴重。其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春季溫濕度適宜時以分生孢子侵染發病,借風雨傳播,尤以7~11月最為嚴重:當氣溫在20℃~27℃,雨水多或濕度大,通風透氣不良,肥料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機械損傷時,容易發病;氣候炎熱干旱,而又未及時澆水時,病情加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燒毀,必要時可于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消毒;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和噴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連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間隔期48天。 3、煤污病 主要表現為葉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層顏色深淺不一的灰黑色粉狀物,有時甚至結成黑膜狀。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蟲、介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為害桂花時,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種真菌的寄生從而誘發 煤污病。通常發生于高溫、多濕的季節和悶熱、潮濕、隱蔽、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灰黑色的煤污層,不僅影響了桂花植株的觀賞,而且會影響到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并引起感病葉片變黃萎蔫后提前脫落。 防治方法:加強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確保植株內膛通風透光,促進植株生長良好;發現蚜蟲、介殼蟲、粉虱等昆蟲刺吸為害桂花時,及時進行有效防治,予以殺滅;盆栽植株,經常噴水淋洗葉面;發病初期,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枝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黃化病 即缺鐵性黃化病。如果是輕度缺鐵,表現為幼葉的葉脈間失綠黃化,葉脈組織仍呈綠色;如果是重度缺鐵,則表現為新老葉全部黃化,幼葉慢慢停止生長,部分老葉出現黃褐色斑點,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嚴重影響到觀賞效果和采花收獲量。究其原因:一是地栽植株由于土質偏堿;二是盆栽植株由于盆土配制時配方比例不當,pH值失調;三是城鄉拆違后種植的桂花,由于建筑物殘渣清理不徹底;四是管理失誤,如澆灌用水pH值偏高,從而導致土壤中的鐵元素呈難溶解的氫氧化鐵形態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 防治方法:輕度缺鐵,可根部澆施0.5%的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0.2%的硫酸亞鐵溶液;缺鐵嚴重時,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際周圍的土壤中施入20g~40g的螯合鐵[F-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鐵)],同時用0.1%的整合鐵溶液進行葉面噴灑;春季新梢生長季節,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配制盆栽培養土時,可用0.5%的硫酸亞鐵溶液將其pH值調整到6.5以下。 5、干腐病 主要發生在較大規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園林綠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時碰傷、長途運輸中劃傷、吊栽時勒傷、意外擊傷,使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嚴重損傷,或掀去大塊干皮,且未能及時加以妥善的保護,遇到雨水、污水感染傷口,誘發真菌(如木腐菌等)、細菌(如土壤野桿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傷口處腐爛、木質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大量脫落、大枝枯死,嚴重時會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對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傷口,應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對已發生局部或少量腐爛的較小傷口,可將其傷口局部清理干凈,直至露出新鮮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再在其新鮮的創口上涂好傷口愈合劑,可促進其創口盡快愈合;對于樹干上韌皮部早已被破壞、木質部外露多年的陳舊大創口,可將已腐爛的外露木質部清理干凈,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劑防腐或用雙組份“云石膠”調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鮮的創口上,保護效果會更好;對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將已腐爛的部分徹底清除干凈,注意不要破壞已腐爛木質部與未腐爛木質部之間的隔離層,空洞內填充聚氨脂發泡劑。 對于桂花炭疽病,可在其發生初期,用炭疽福美、代森錳鋅、“世高”等農藥進行防治。 |
上一篇:殼針孢葉斑病的防治 下一篇:黑龍江哈爾濱:黑色小蟲蠶食老榆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