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爛皮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4 |
【癥狀】該病危害楊樹枝干皮部。發病初期,病部產生暗褐色水漬狀病斑,略微腫起,病健組織界限明顯,手壓有軟感,剝皮則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塊漸漸失水,隨之干縮下陷,甚至產生龜裂。剝皮可見皮下形成層腐爛,木質部表面出現褐色區。發病后期,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現密集的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濕度過大時,由黑點頂端擠出乳白色漿狀物,并逐漸變為橘黃色,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角。孢子角邊擠邊干,形成細長的卷須。分生孢子器有時呈同心環狀排列。干后病皮極易剝離,可見到皮層腐爛成亂麻的纖維絲條。病皮環干一周,病部以上的枝干千枯,形成枯枝。小枝發病時無明顯潰瘍斑。在粗皮部分發病時也無明顯的潰瘍斑,也無卷須狀的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塊。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病原為污黑腐皮殼菌(Valsa sordida Nit.),隸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真菌。無性型為金黃殼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 (Pers.)Fr.),隸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真菌(圖1-23)。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發生規律】病原菌以子囊殼、分生孢子器或菌絲在病皮內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成熟,借風、雨、昆蟲、鳥類傳播,通過各種傷口,尤其是通過日灼傷傷口侵入寄主,也可自無傷的死皮侵入。分生孢子可進行再侵染。華北地區3月中、下旬開始發病,東北地區稍晚,5-6月是病害盛發期,7月病勢緩和,9月停止發展。該病與凍害、日灼傷、蟲害、鹽害、旱害有正相關性。栽植用苗木過大、移植時根系受傷、移植次數過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樹,在移植后不易恢復生機,因而易病。在城鄉綠化樹木上,因整枝技術不佳、修剪過強、機械傷害多時,均有利于發病。受光量過大易生日灼傷時,也易發病。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①選擇抗凍、抗蟲、抗日灼的樹種和品種,保護根系。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②栽植后加強撫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蟲,合理整枝。城鄉綠化及公路林,初冬應涂白以防凍及日灼。 苗木網,999miaomu.com
③化學防治:可用2%康復劑(843)3倍液,或10%雙效靈10倍液,松焦油柴1:1,50%琥珀酸銅10倍液,10%碳酸鈉液,多菌靈25倍液,波美5度石硫合劑涂干或噴干。 |
上一篇:桃小蠹甲害蟲防治方法 下一篇:滴水觀音常見病蟲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