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3 |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狀】常見的有根腐型、莖腐型、葉腐型、花腐型4種癥狀,其中根腐型、花腐型受害重。根腐型 從苗期至收獲期均可發生,苗期染病時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狀褐色斑,擴展后腐爛,幼苗不能出土或雖能出土,但隨病斑擴展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 根或莖基部產生褐色病斑,逐漸擴展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莖,后向上或左右擴展,長可達1m,有同心輪紋,潮濕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和鼠糞狀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組織腐朽易斷,內部有黑色菌核。莖腐型 主要發生在莖的中上部,初和橢圓形褐色斑,后擴展,病斑中央淺褐色具同心輪紋,病部以上葉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葉腐型 病斑褐色橢圓形,稍有同心輪紋,濕度大時迅速蔓延至全葉,天氣干燥時病斑從中間裂開穿孔或脫落。花腐型 初在花盤背面生褐色水漬狀圓形斑,擴展后可達全花盤,組織變軟腐爛,濕度大時長出白色菌絲,菌絲穿過花盤在籽實之間蔓延,最后形成網狀黑色菌核,花盤內外均可見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實不能成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內,病殘體中及種子間越冬。翌年氣溫回升至5℃以上,土壤潮濕,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內彈射出去,借氣流傳播,遇向日葵萌發侵入寄主。種子上的越冬病菌可直接為害幼苗。菌核上長出菌絲也可侵染莖基部引起腐爛。病菌生長溫限0-37℃,最適25℃。菌核形成溫限5-30℃,最適15℃,菌核經3-4月休眠期,從菌核上產生子囊盤。形成子囊盤溫限5-20℃,最適10℃。菌核埋入土中7cm以上很難萌發。子囊孢子萌發溫限0-35℃,5-10℃萌發最快,該菌能侵染41科200余種植物。春季低溫、多雨莖腐重,花期多雨盤腐重。適當晚播,錯開雨季發病輕。連作田土壤中菌核量大,病害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1)與禾本科作物實行5-6年輪作。 |
上一篇:文冠果的病蟲害防治 下一篇:吡蟲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