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的識別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3 |
分布與危害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又稱松天牛或松褐天牛,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西藏、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福建、廣西、廣東、臺灣。 主要危害松類,也為害云杉、落葉松、檜屬等林木。幼蟲鉆蛀生勢衰弱或新伐倒的樹干危害,而成蟲是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的傳播媒介,松材線蟲病通過它的傳播,造成松林大面積的死亡,嚴重威脅著林業生產。 形態特征:松墨天牛為鞘翅目,天牛科。成蟲體長15-28毫米,橙黃色到赤褐色。前胸寬大于長,側刺突較大;背面有2條橙黃色縱紋,與3條黑色絨紋相間。每一鞘翅具5條縱紋,由方形或長方形的黑色及灰白色絨毛斑點相間組成(圖2)。卵長約4毫米,乳白色,微彎曲。幼蟲乳白色,頭部黑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狀橫紋。老熟幼蟲體長約43毫米。蛹為離蛹,乳白色,體長20-26毫米,圓筒形。 生活史:松墨天牛每年2代,以老熟幼蟲在木質部的坑道內越冬。翌年春天,越冬幼蟲在坑道內化蛹。3月成蟲羽化,咬一直徑8-10毫米的圓形羽化孔外出,啃食嫩枝、樹皮作為補充營養,具弱趨光性。成蟲性成熟后,在樹皮上咬一眼狀刻槽,這是識別松天牛為害松樹的重要標記。每刻槽產1粒卵,幼蟲孵出后即蛀入樹皮下,初齡幼蟲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蛀食,在內皮和邊材形成寬而不規則的平坑,坑道內充滿蟲糞和木屑。秋天則蛀入木質部3-4厘米,即向上或向下鉆蛀坑道,坑道長約5-10厘米,然后再向外蛀食到邊材,在坑道末端化蛹。幼蟲在坑道內蛀食留下的木屑,大部分被推出堆積在樹皮下,很易識別。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措施: 1 加強林區管理,及時處理林區內的弱樹、枯木和伐倒的樹材。 2 防治葉部害蟲(如馬尾松毛蟲、松突圓蚧等)的危害,以免松樹生長衰弱而招引松墨天牛的入侵。 3、化學防治幼蟲:每年3月至10月為松墨天牛幼蟲活動期,可向蛀孔內注射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或50%辛硫磷,然后用藥劑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殺幼蟲。 4、在大齡松墨天牛幼蟲活動盛期(3月底至4月中旬),將來福靈或敵敵畏或速滅殺丁或久效磷的30倍液,用針管注入排糞孔或喚氣孔,然后用黃泥將孔封嚴即可。 5、用氯氰菊酯膠囊、8%對硫磷乳劑100-200倍液涂干殺卵;或用30%殺鋅乳油、20%氰戊菊脂乳油、20%甲氰菊脂乳油、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液噴射樹干殺初孵幼蟲或侵食韌皮部的幼齡幼蟲。 6、 3月初至4月底,利用直徑5cm以上,長1.5m的新鮮柏木,去掉枝葉,每10根一堆,放在有蟲林間,引誘成蟲產卵,于5月底,將皮揭折掉,集中消滅幼蟲。 7、 松墨天牛成蟲羽化盛期,噴施50%殺螟松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噴灑12%倍硫磷150倍液+4%聚乙烯醇10倍液+2.5%敵殺死2000倍液的混合液,有效期達20天。 |
上一篇:花木常見病害及其防治(二) 下一篇:側柏大蚜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