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致死性黃化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3 |
癥狀 該病害發病初期從葉頂端開始褪綠黃化,后期心部腐爛,在產果樹上,各種大小椰子果實在未成熟時脫落,整個花序頂部變黑壞死,此時在樹冠中部也會出現黃化葉,并且隨著癥狀的發展而在樹冠頂端擴展。樹冠塌落后僅剩下桿狀樹干。感病樹根由原來的紅色變成黑褐色;側根據米的皮層和中柱向老的組織逐漸壞死腐爛,最終導致整個根系破壞。 病原 病原菌為椰子致死黃化類菌原體(MLO);屬軟球菌綱(Moillieniesb)。病原專性寄生在樹體的維管束系統的篩管內,大小為100—2000nm,無細胞壁,細胞僅由3層單位膜包圍。 發病特點 該病害具有很強的傳播性,速度很快,在佛羅里達州的Dnde,在短短3年內致使75%的椰樹死于此病。主要有2種擴展方式。一種是以1—2株或多株病樹為中心向四周擴展,新感染病株又成為下一個擴展中心;另一種是以跳躍方式擴展,后再以前一種方式進行。病害擴展和流行隨年份變化而有較大波動。而35km以上的長距離傳播是由人為攜帶的病蟲材料引起的。可通過蠟蟬或病傳播,發生輕重程度取決于蟲口密度。在未結果的椰樹上,從介體昆蟲傳毒發病,其潛育期為3—6個月,在結果樹上的潛育期至少為7—12個月。在海南地區,椰心葉甲在3—10月份最為活躍。如在海南省三亞地區,萬寧與陵水地區,檳榔樹呈現束頂,病狀最大可能源自椰心葉甲等介體昆蟲。不同椰樹品種對害病的抗性差異明顯,馬來西亞的矮種屬于高抗品種,馬來西亞的高種和來自太平洋島嶼的幾個變種屬于中抗類型;高感類型包括來自牙買加,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兩種,感病程度與氣候條件有密切相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樹體抗病力。注意果園排水措施,保持適當的環境,在病區,挖除病株并燒毀,減少病源。 (2)選擇較抗病品種。 (3)防治傳播害蟲。 (4)化學防治 發病較輕的可注射鹽酸四環素治療。 |
上一篇:六月份楊梅管理 下一篇:三葉木通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