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棕櫚科植物腐爛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7:13 |
心腐型:病株頂部心葉灰黃,幼葉皺縮不展,無光澤,基部變褐、腐爛,用手一拉,心葉即同植株脫離,束展葉的幼葉,發(fā)生皺縮,不能展開,較大的苗木心葉腐爛之后,從側(cè)旁又可萌發(fā)生長,不會全株枯死,但苗木幼小時,也可引起死亡。
干腐型:干部發(fā)病后外圍局部變黑褐色,其部位被苞毛(即棕皮)包圍時不易辨認,等到黑褐色部位擴大蔓延,包圍或幾乎包圍一圈時,從外向內(nèi)葉片即枯黃萎垂;若將病株剝棕檢查,會發(fā)現(xiàn)樹干局部變黑褐色(嚴重時可擴大包圍樹干一周),病樹患處鋸開作橫剖面觀察時,中間褐色區(qū)占整個剖面的四分之三左右,聞之,有爛梨子味道,潮濕環(huán)境下,病部即長出大量白色絮狀菌絲。有時出現(xiàn)半株性葉枯萎垂。葉柄感病,從柄基到柄端呈條狀褐斑。當?shù)厣喜糠指伞⑷~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隨之腐爛,致使全株枯死。
【病原】心腐可能與凍害有關,干腐病菌為真菌半知菌亞門、絲孢綱、叢梗孢目的擬青霉菌(Paecilo- myces varioti Bainier)。病菌能產(chǎn)生兩種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先是產(chǎn)生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梗瑞生無色、單胞、長橢圓形的分生孢子,在濕度大時,孢子集聚在梗端的水膜內(nèi)呈小球狀,7-10天后就產(chǎn)生有分技或分枝呈帚狀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串生無色、單胞、卵圓形的分生孢子。兩種分生孢子都能發(fā)芽。
【發(fā)病規(guī)律】
1.幼樹和大樹都能感病,棕櫚桔萎從5月中旬開始發(fā)生,6月漸多,7~8月為發(fā)病盛期,7~9月為病樹死亡高峰,10月以后很少有新病株出現(xiàn),病勢發(fā)展趨緩。輕病株可帶菌越冬;秋季剝棕太遲,或春季剝棕太早,容易遭受凍害而發(fā)生腐爛病。
2.此病為害幼年棕櫚和大棕櫚,平地和山上都會嚴重發(fā)病。
【防治方法】
(1)藥劑防治:每年4月中下旬用每100升含50%萬利得80毫升及撲海因50%可濕性粉劑80克的混合溶液,或用每100升含50%萬利得80毫升及培福郎25%水劑200毫升的混合溶液從頂向下充分淋灌,每15-20天一次,連續(xù)四五次,也可用20%絡氨銅鋅水劑400倍液澆灌;蜻x用50%多菌靈l
000倍液,從4月份開始噴藥,每隔10~15天噴1次,噴3次后,有一定防治效果;而澆根基本無效;也可使用50%代森銨800-l000倍液.
據(jù)試驗,50%多菌靈、50%代森銨的500-1000倍液,對病菌孢子的發(fā)芽和菌絲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用于野外噴霧,也有防治效果。噴藥需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10-15天1次,連噴3次,將樹梢和樹芯部分全部噴濕,葉片上可以不噴。
(2)合理施肥,秋后宜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及有機肥等以增強植株抵抗力。
(3)及時清除病葉等患病組織,刮去樹干部病后,涂敷腐必治25%可濕性粉劑20倍液。
(4)秋后噴施含0.5升毫三十烷醇,0.01毫升蕓苔素內(nèi)酯、0.2毫升富滋的溶液三五次或50%矮壯素水劑1000倍稀釋液一二次以促壯。每年4月在干基周圍挖溝、每株澆灌1.8%愛多收水劑2000倍液10-15公斤,間隔15天連續(xù)三次或用1.8%愛多收水劑6000倍液噴霧數(shù)次。
(5)剛從南方引進的棕櫚應用甲氨磷等內(nèi)吸藥劑,按1:1兌水鉆孔注藥,以防治二點象甲、紅棕象甲、椰心葉甲等害蟲幼蟲鉆蛀危害造成病菌傳染,并用1.8%愛多收水劑2000倍液澆灌。
(6)及時清除重病株,以防傳染。適時(清明前后)、適量剝棕。
|
上一篇:福祿考病毒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果樹要高產(chǎn) 護好樹體是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