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枯萎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郁金香枯萎病又稱郁金香基腐病。 發病癥狀:主要危害鱗莖。郁金香花凋謝時,田間即出現零星病株,莖葉提前變紅枯黃,枝稈基部爛腐。 收獲期的病球外層鱗片產生豆粒大小五色皰樣凸起,皰破后流膠或呈濕腐狀,鱗莖由外向內腐爛,有的呈青灰色水漬狀濕腐,有的以鱗莖盤為初侵染點,出現濕腐向四周擴散,散發出刺鼻的酒糟味,干燥后病斑呈灰白色石灰質樣。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串珠鐮孢和尖鐮孢菌郁金香專化型。病菌在染病鱗莖和土壤中越冬,種植帶病鱗莖常引起發病。郁金香生長期和貯藏期也常發病。收獲前1個月是此病發病盛期。栽培中土壤陰濕黏重和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及施用氮肥過多易發病,小地老虎、金針蟲、刺足根螨發生多時,鱗莖損傷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天氣好時可適當提前采收球莖,防止日灼、擦傷;貯藏種球時要排成薄層,貯藏在15℃低溫、通風條件下;田間發現有病種球要及時挖出集中燒毀。不要在帶菌率高的低洼地塊種植郁金香。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可減輕發病。 (2)藥劑防治:發病重的地區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撒在地表耙入土中。挖出的鱗莖在48小時內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30℃時浸泡半小時后晾干,可消毒。也可往種球上噴灑50%多菌靈或40%百菌清200倍液消毒。 |
上一篇:紫荊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下一篇:家庭養花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