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紅棗棗粘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棗粘蟲又名卷葉蛾、棗實蛾、包葉蟲和粘葉蟲。棗粘蟲是以幼蟲吐絲為害棗樹的葉、花、果實, 嚴重時使紅棗產量明顯下降, 品質降低。 棗粘蟲的發生規律棗粘蟲一般1 年發生3 代, 第3 代老熟幼蟲于 9 月中旬吐絲結成薄繭, 于樹干皮縫深處轉入越冬。翌年3 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 羽化盛期在 4 月下旬, 成蟲多在白天羽化后潛伏, 晚上活動, 羽化后2~4 天交配, 交配后1~2 天產卵, 卵散產。卵期7~15 天。產卵部位: 越冬代成蟲產于1~2 年生的光滑的枝條上, 其它兩代成蟲主要產在葉片上。成蟲趨光性較強, 趨化性較差, 性誘效果好。各代成蟲出現的高峰期分別為: 第1 代幼蟲發生盛期在5 月上旬, 成蟲在6 月中下旬; 第2 代幼蟲發生盛期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 成蟲在7 月下旬; 第3 代幼蟲發生盛期在8 月上中旬各代卵高峰期與成蟲高峰期相吻合。當棗樹發芽時(即5 月上旬) , 第1 代幼蟲開始孵化, 很快鉆入芽內, 為害幼嫩的棗芽, 繼而吐絲纏繞使葉卷起, 食害邊緣。此后吐絲將葉緣粘起, 包成餃子形, 再換葉為害。為害期在25 天左右。第2 代幼蟲發生期正值棗花開放時, 不僅為害葉片, 也為害花、蕾和幼果。此代幼蟲為害期約20 天左右。第3 代幼蟲發生在棗果膨大期, 為8 月上旬至9 月上旬。除吐絲粘葉為害外, 還將葉片與絲粘在棗果上, 啃傷果皮或鉆入果內吃食果肉, 而將糞便排出。此代幼蟲經 9 3 紅棗高產栽培技術講座新疆農墾科技 2003 年第6 期 30 天左右老熟, 然后陸續爬到樹皮縫或樹洞做繭, 化蛹轉入越冬, 10 月中旬全部爬回樹干上結繭化蛹越冬。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棗粘蟲的防治技術 綁草, 誘集 老熟幼蟲結繭化蛹越冬根據第3 代老熟幼蟲于10 月中旬全部爬回樹干上結繭化蛹越冬的特性, 10 月上旬在棗粘蟲第3 代老熟幼蟲爬回樹干結繭化蛹前, 于棗樹主干上部或主側枝基部綁草, 誘集第3 代老熟幼蟲在草上結繭化蛹越冬, 以便集中燒毀。利用冬季修剪之機, 刮樹皮, 堵樹洞, 消滅棗粘蟲越冬蛹, 減少蟲源。 化學防治 消滅棗粘蟲幼蟲, 主要是消滅第1 代棗粘蟲幼蟲。因此, 在6 月中旬, 在第1 代棗粘蟲幼蟲孵化盛期, 即蛾峰后15 天用藥(卵前3~4 天, 卵期13 天) , 第 1 代、第 2 代成蟲應在蛾峰后 7 天用藥, 噴灑 1 000倍的50%辛硫磷、2 000 倍的10%氯氰菊脂、 4 000 倍的 215%PP321 (功夫) 或滅掃利 3 000~ 4 000 倍液等藥液, 均能較好地消滅棗粘蟲的第1 代幼蟲。此外, 在春季成蟲發生期噴灑消滅卵或成蟲的藥液, 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采用性誘劑殺雄蛾 利用雌蛾在交配前揮發出的性信息素誘殺雄蛾, 以減少雌雄交配率和壓低田間有效卵量, 并可進行預測預報。據試驗, 單日單碗最高誘蛾量可達304 頭, 推廣應用效果十分明顯。 |
上一篇:黃花鳶尾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大麗花暗紋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