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歐亞種葡萄病害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全國紅地球葡萄栽培熱的興起,歐亞種葡萄開始在一些南方地區廣泛引種試栽,但至今有關栽培成功的報道(除保護地設施栽培外)卻甚為少見。 南方一些地區歐亞種葡萄栽培的最大困難,就是病害的防治。南方的氣候屬溫濕氣候,特別在萌芽期和花后幼果期的梅雨季節,陰雨天氣較多,病害難以控制。因此,筆者認為南方歐亞種葡萄栽培管理必須圍繞病害難以控制。因此,筆者認為南方歐亞種葡萄栽培管理必須圍繞病害防治及增強植株抗性這個重點來進行。 1. 選擇抗性強的歐亞種作栽培品種 一般來說,歐來品種的抗病性較之歐美種弱,但在歐亞品種中,抗病性較之歐美種弱,但在歐亞品種中,搞病性的強弱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們在確定栽培品種時,除了必須考慮結果性能、品質風味、貯運性等因素外,搞病性強也是一個重要因子。根據上虞的情況,早期葡萄萌芽后的黑痘病,5月份開始發生的霜霉病和葡萄成熟期發生的炭疽病,是全年葡萄病害防治的重點。上虞目前栽培的無核白雞心、美人指、秦龍大穗等一此歐亞品種,黑痘病發生普遍嚴重,但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發生情況與巨峰系歐美品種不相上下,因此,南方歐亞種葡萄栽培若能抓住早期黑痘病的防治,則歐亞種的栽培也就成功了一半。 苗木網,999miaomu.com 2選擇有利于防病的架式 葡萄栽培采用什么架式好,由于各地的環境條件不同,歸根結底還要因地制宜,靈活考慮,但根據筆者的認識,平原地區還是以大棚為好。大棚架栽培最明顯的長處有三點:一是有利于防病。籬架(包括其它變式籬架)增加30%以上;三是有利于調控樹勢,改善葡萄品質。南方目前較多采用的V形架,結果位置均在植株的下部,上下部有明顯的營養生長區與生殖生長區之分,從而易造成植株上下部營養比例的嚴重失調,植株上部的極性生長特點明顯,下部果實營養嚴重匱乏,以致出現下部果實著色困難,糖度難以提高的不良情況。另外,果農還要為上部不斷地強控耗費精力。而大棚架的樹勢整體生產發育均較為平衡,基本不存在以上這樣的情況。倡其缺點是,大棚架的架材成本投入較高,有的果農經濟上難以承受。 3 改善栽培條件,增強樹體抗性 3.1多施有機肥料 大量的科研結果和生產實踐表明,偏面地使用化肥,將使家作物的抗逆性大大減弱。專家們警告:化肥的推廣是病蟲害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化學的方法正是千萬作物患病的根本原因所在。筆者在栽培中發現,施用化肥在偏多的的葡萄園中,各種生理病害特別是微量元素缺乏癥普遍嚴重。這些都同果農少施或不施有機肥密切的關系。因此,減少和控制化肥的使用的,大量增施有機肥料,努力增強葡萄植株的抵抗力,是當前葡萄生產栽培中應著力解決的一大問題。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上虞蓋北葡萄栽培在此問題上也有頗多教訓。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果農在葡萄栽培中普遍就行了用棉菜餅等有機肥料,幫葡萄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也好,曾有不少農戶創造了畝產萬廳紅富士的豐產栽培典型,而且并能保持連年豐產。從90年代開始,水產養殖業異軍突起,千萬餅肥資源相對或匱缺,因此有機肥施用量大為減少,葡萄質量也相對下降。當然,部分果家在栽培中不重視有機肥的施用,并不是沒有有機肥,而是貪圖省工、省錢,缺乏農業科技知識。由此看來,樹立科學的栽培觀念,不斷挖掘有機肥源,徹底改變偏面使用化肥的不良習慣,這應是今后葡萄生產栽培的一個長期任務。 3.2立足早防,科學噴藥 歐亞種搞病性比歐美雜種弱,故防病噴藥過程也有所不同。總的來說,抓好前期的噴藥不失誤,做到早防,及時噴藥,這是全年有效防治病害的一個關鍵。筆者的做法是:在葡萄萌芽后的絨球期,噴1次3~5度的石硫合劑,從顯花期開始,重點防治黑痘病,每隔5天噴一次大生或福星等殺菌劑。碰到雨天,一定要在雨止天好后(枝葉水跡干后)及時噴藥防病,即使間隔期只有幾天也在所不惜,只有抓好這種異常氣候情況下的防病噴藥,才有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嚴重發生。天氣晴好時期的噴藥歐亞種與歐美種基本相似。即7天左右噴1次藥即可。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由于各地氣候條件不盡相同。葡萄發病規律也大有差異。上虞葡萄病害發生一般前期主要為黑痘病,5月1日前后霜霉病與炭疽病、白腐病及褐斑病。炭疽病由于潛伏期較長,故防治炭疽病必須在開花前后就要開始。 至于使用什么農藥,這也很講究。但主要應從防效、成本與安全衛生等幾個方面予以考慮。根據病害發生時段性特點,筆者認為前期應選用綜合防效好、使用安全的廣譜性劑,防治黑痘病杜幫福星有特效,成本也適中。霜霉病防治一般以也治霜尿氰類農藥為主。現在市場上防治霜霉病的農藥極多,果農因視防效擇優選用。甲霜靈為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藥,但該藥易產生搞性,不宜多用。防治炭疽病一般用菌百克(使百克)、世高、退菌特等農藥,均有良好防效。 后期防病用藥主要以銅制劑為主,由于銅制劑類經(主要指波爾多液)綜合防效稍差,同時又存在藥跡殘留問題,幫在后期使用比較穩妥使合適的,這樣可以降低噴藥成本。在采用套袋技術的葡萄園,從6月底起即可開始應用波爾多液和其它銅制劑。農藥的混用和交替輪換也是防病噴藥中一個技巧性比較強的問題,果農只有在完全了解農藥特性和正確的有藥方法后才能最在限度地發揮它的效能。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3采用果實套袋技術 果實套袋不僅能大降低黑痘病為害風險,而且還能避免農藥對果實的污染,從而保證果實的衛生安全質量,大大提高果品的商品化程度,符合農產品無公豁費的要求。 果實套袋要按正確的方法進行。葡萄套袋在花后10左右開始并盡快完成。套袋前植株要仔細有效地噴1~2次殺菌劑,重點防好炭疽病、白腐病。套袋時還要先用殺菌劑浸穗或噴穗,待果穗水跡后再扣袋。紅色品種為了有利盡快上色,一般在葡萄成熟前一周除袋。除袋后的果實不宜再噴農藥。 3.4 合適負載 葡萄植株產量不加控制,將對樹體生長帶來一系列的嚴重不良后果,最覺的現象就是樹勢變差,營養不良,抗性大大減弱,從而引發大量病害。為了減少葡萄的病害,故必須嚴格控制產量,適量負載。 南方地區歐亞種葡萄栽培雖有困難,但也有它高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目前尚未有明顯品質優良、商品性程序高的歐美雜種推廣的前提下,適度、穩步而有選擇性地發展一些歐亞品種,其意義還是極大的。在有條件的地區,采用保護地設施栽培,這當然是一條穩妥的歐亞種栽培途徑,但尚未具備這種條件的,堅持抓住防病這一關鍵,采用一系列提高樹體抗性為目標的栽培手段,從而才能使歐亞種葡萄的栽培獲得成功。 |
上一篇:楓楊叢枝病防治 下一篇:二月蘭霜霉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