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要增產 防治耕葵粉蚧很關鍵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1 |
玉米耕葵粉蚧自上世紀80年代末在我省趙縣、滿城首先發現以來,隨著機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該蟲已在我省普遍發生,成為制約玉米增產豐收的主要害蟲。由于該蟲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發現,尤其大部分農民不認識此蟲,從而導致危害加重,嚴重的造成絕收。 一、發生時間及危害癥狀 該蟲一年發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為主,其發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6月中旬末,夏玉米出苗后,卵開始孵化為若蟲,而后遷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處和近地面的葉鞘內,進行危害。受害植株莖葉發黃,下部葉片干枯,矮小細弱,降低產量,重者根莖部變粗,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結實。由于若蟲群集在根部取食,所以根部有許多小黑點,腫大,根尖發黑腐爛。 二、成蟲的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長3~4.21毫米,寬1.4~2.1毫米,長橢圓形而稍扁平,兩側緣近似于平行,紅褐色,披白色蠟粉;雄成蟲體長1.42毫米,寬0.27毫米,身體纖弱,全體深黃褐色。 三、防治技術建議 1.適期防治。在所發生的3個世代中,第二代是防治的關鍵世代。鑒于蟲卵對外界惡劣環境抵抗能力很強,雌成蟲和2齡若蟲均有蠟粉保護,也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防治最佳時期是活潑的幼蟲期。 2.防治方法。除考慮輪作倒茬、翻耕滅茬、中耕除草等措施外,只有實施化學防治才能控制其危害。主要方法采用藥劑灌根防治,建議在第二代1齡幼蟲期用耕葵粉蚧一灌靈1000倍液,或用500~1000倍液乙基1605藥液進行灌根防治。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欒樹流膠病的防治 下一篇:花葉絡石炭疽病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