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病蟲害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00 |
一、黃化病 1、 癥狀:病樹葉片不同程度發黃,樹勢衰弱,嚴重者葉黃白色、質薄,葉尖與葉緣有焦枯斑,容易受凍害。葉稀少,樹冠萎縮,逐漸衰竭死亡。 2、 發生規律:屬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條件不適宜,有效鐵含量偏低。另外根系和樹皮受損傷較嚴重時也可導致香樟黃化病。病樹全年均表現黃化癥狀,無明顯發病周期,幼樹與新移植不久的香樟黃化比例較高,同一病株冬春兩季黃化較重,新葉黃化重于老葉。 3、 防治方法: ①以預防為主,選用優良壯苗,適地適樹,精心栽培管理。②根部追施雞糞+硫酸亞鐵+尿素(5:0.5:0.125)等有機復合肥。 ③用0.5%硫酸亞鐵+0.05%檸檬酸水溶液或2%硫酸亞鐵+0.2%檸檬酸+3%尿素+0.02%赤霉酸水溶液葉面噴霧或樹干注射。 二、樟脊冠網蝽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4代,在主脈葉組織中越冬,4月下旬出現若蟲,9月下旬出現越冬卵,11月中旬基本結束。主要為害中下部葉片。 2、 防治方法:用艾美樂、滅百可等藥劑葉面噴霧。 三、樟個木虱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2代,以若蟲在被害葉背面越冬和為害。4月中旬出現第一代,6月中旬出現第二代。造成葉片出現褐色蟲癭,引起葉片黃化,葉尖發生枯斑。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 防治方法:4月中旬和6月上旬用殺蟲素或蚍蟲啉等化學藥劑噴灑葉背。 四、橘刺粉虱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4代,分別在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達到發生盛期,以老熟幼蟲在葉背越冬,造成葉片黃化。 2、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也雜草,消滅越冬成蟲。②發生時期用晶體敵百蟲、氧化樂果、敵敵畏、殺螟松等藥劑防治。 五、介殼蟲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4代,以雌蟲在蠟殼中越冬,在枝干、葉片上均可寄生,造成樹勢衰弱,生長不良,嚴重時整株枯死。郁閉度大、通風透光不良發生嚴重。 2、 防治方法: ①人工刮除干枝上蟲體和蠟殼。 ②加強管理,適當修剪,增加通風透光度,減少發生幾率。 ③即使剪除蟲枝銷毀。 ④在若蟲初孵期噴灑花保、蚍蟲啉、蚧螨靈等化學藥劑防治。 ⑤根周開溝環施呋喃丹等內吸藥劑防治。 六、樟葉蜂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結繭越冬,4月下旬出現第一代幼蟲,6月上中旬出現第二代幼蟲,有世代重疊現象。初孵幼蟲群集葉背取食葉片,以后分散取食,造成葉片出現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可將樹葉全部吃光。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 防治方法: ①幼蟲期噴灑殺蟲素、滅幼尿等藥劑防治。 ②在冬季人工挖除越冬繭。七、茶蓑蛾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3代,以3~4齡幼蟲在護囊內越冬,6月底到7月初第一代幼蟲開始為害,9月第二代幼蟲發生為害。 2、 防治方法: ①人工摘除護囊。 ②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③幼蟲期噴灑滅幼脲、除蟲脲、煙參堿、晶體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八、刺蛾 1 、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繭可見于樹干和樹下土壤,以7~8月為害較重。 2、 防治方法:①冬季人工除繭。冬季人工除繭。②燈光誘殺成蟲。③在幼蟲期噴灑BT、滅幼脲、除蟲脲、敵殺死等藥劑防治。 九、樗蠶蛾 1、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代,以蛹在雜灌木上結繭越冬。5月成蟲羽化產卵,5~6月和9~11月為各代幼蟲期,初齡幼蟲群集為害,成蟲飛翔能力強,有趨光性。 2、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殺幼蟲和摘繭燒埋。②燈光誘殺成蟲。③幼齡幼蟲期噴灑除蟲脲、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十、臺灣乳白蟻 1、 發生規律:屬土、木兩棲性,群體較大且比較集中,蟻巢建在隱蔽處;工蟻通過蟻路到各處攝食,通過長翅繁殖蟻完成群體的擴散繁殖,繁殖蟻分飛對溫度、濕度、氣壓、降雨等條件要求比較嚴格。5月、6月下旬到8月為為害高峰期。 2、 防治方法:①在蟻道放置“蟻克”等誘殺劑。②避免樹木的機械損傷。③加強養護管理,及時給樹木補洞。 |
上一篇:六月雪銹病防治 下一篇:江西上饒做好病蟲害防治 讓花木“涼爽一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