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潰瘍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8 |
漆樹潰瘍病為害枝干。發生于湖南、貴州、湖北、江西等省漆林。特別是丘陵地區新引種的漆樹(Rhus verniciJera)發生嚴重。 癥狀 初期病部出現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由于病斑擴展,病部常為棱形或長條形,無明顯邊緣。樹皮腐爛,失水下陷。后期病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或產生黑色瘤狀子座。當病斑環切枝干后,病斑以上部分枯死。若根莖部被害,則可延至根部,導致根腐。 從調查結果說明,湖南省攸縣、漣源縣引種的大木漆發病嚴重,病株率一般在30%~50%,出現大量的枯枝,乃至全株枯死。有些漆材因此而遭毀壞。 病原 漆樹潰瘍病菌是茶蔗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Tode)Grossenb.et Dugg.]病菌子囊座黑色瘤狀,內有多個子囊腔群生。子囊腔扁球形或球形,有孔口,162~216μm×154.8~216μm;子囊束生,棍棒狀,頂端壁厚,97.2~126μm×21.6~22.3μm。子囊間有側絲;子囊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成雙行排列于子囊中,其大小為23.4~28.1μm×10.0~10.8μm。分生孢子階段為多主小穴殼菌(Dothiorella ribis Gross. et Duggar.)子座內有數個分生孢子器集生,球形,有乳頭狀孔口,直徑144~205.2μm;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橢圓形至梭形,大小為16.2~21.6mm×4.3~6.5μ冊。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發病規律 研究本病的發生規律表明;病菌以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兩者均可成為初次侵染源。病菌通過風傳播,從漆樹枝干皮孔或傷口侵入,潛育期一般15~35天。病菌菌絲主要在枝干皮層蔓延,使皮層腐爛壞死。有些前年病斑來年可擴展,在病斑周圍出現新的壞死現象。這是因為病菌菌絲在病部越冬,來年繼續生長,并在病部蔓延所致。 該病在湖南4~5月開始發生,7~8月病斑擴展較快,9~10月產生瘤狀黑色子囊座,此時有少數子囊和子囊孢子成熟。 漆樹發病輕重與立地條件、林木生長勢及漆樹品種關系密切。據調查,在湖南病害在丘陵地區,土壤脊薄,管理粗放的漆林發生嚴重。高山地區的漆林不發病或發病輕。70年代,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為了發展漆樹資源,從云南、貴州兩省引種大木漆在丘陵地區栽培。由于品種不適應,因此漆林生長勢差,發病重。有些地方,引種湖南的小木漆在丘陵地區栽培,不發生潰瘍病。 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的關鍵,要貫徹“適地適樹”。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1.不要在丘陵地區栽植漆樹,應在山區發展。因為漆樹一般分布在山區,丘陵區不適應,生長差,易發病。另外,丘陵區人口多,生產經營活動頻繁。漆樹易使人生漆瘡。所以,漆樹易遭人為破壞,造成有利發病的條件。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加強漆樹管理。幼林期可間種作物,以耕代撫,減少地表輻射熱,防治樹干灼傷,減少病菌侵入的機會。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在病部用小刀劃破,涂50%托布津200~400倍液,或用25%多菌靈200~400倍液,也可用抗菌劑(401)400倍液,均有一定效果。 |
上一篇:菊花白粉病的癥狀及其防治辦法 下一篇:怎樣防治桑樹爛頭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