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莖腐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6 |
苗木莖腐病主要發生在夏季高溫炎熱的地區,在我省中南部和西部發生普遍,是苗木上的嚴重病害。本病危害銀杏、馬尾松、側柏、杉木、水杉、杜仲、烏桕、刺槐、核桃、香椿等多種針闊葉樹種,其中以銀杏、杜仲、杉木苗最易感病。除樹苗外,還危害農作物中的芝麻、紅豆、大豆、煙草和棉花。 (一)癥狀 苗木發病初期,莖基部變褐色,葉片失去綠色而發黃,稍下垂,頂梢和葉片逐漸枯萎,以后病斑包圍莖基部并迅速向上擴展,全株枯死,葉片下垂,不脫落。銀杏等樹種苗木莖基部皮層較厚,發病后期,病苗莖部皮層皺縮,內皮組織腐爛變為海綿狀或粉末狀,灰白色,其中有許多黑色微小的菌核,嚴重受害的苗木,病菌也侵入到木質部和髓部,髓部變褐色,中空,也有小菌核產生。最后病菌擴展到根部時,根部皮層腐爛。如拔出病苗,根部皮層全部脫落,僅剩木質部。莖部皮層較薄的苗木,發病后,病部皮層壞死不皺縮,壞死皮層緊貼于木質部,皮層組織不呈海綿狀,剝開病部皮層,在皮層內表面和木質部表面,也有黑色小菌核產生。 當年生苗木最易受害,隨著苗木的增長,抗病能力逐漸增強,2年生苗木,只有在嚴重發病的年份受侵發病。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病原 苗木莖腐病的病原,是甘薯小菌核菌Sclerotium bataticola Taub引起,屬半知菌亞門,無孢菌目,小核菌屬。 (三)發病規律 該病菌是一種腐生性強的土壤習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病苗和土壤里越冬。該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在適宜條件下自傷口侵入寄主危害。病害的發生與寄主狀態和環境條件有密切關系。6—8月雨季過后,土壤溫度驟升,苗木莖基部常被灼傷,給病菌侵入提供了條件,病菌即從灼傷處侵入,引起苗木發病。在苗床低洼容易積水處,苗木生長較弱,抗病力低,也易感病。苗木莖腐病,在6—8月份氣溫高,且高溫持續時間長的情況下,時候發病嚴重。 (四)防治措施 1、增施有機肥料:育苗時用有機肥料。如棉籽餅、豆餅和腐熟的家畜糞便等作基肥或追肥,不僅可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苗木生長,增強抗病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中頡頏微生物的活動,可以顯著降低發病率。 2、搭蔭棚:7—8月高溫季節,在苗床上搭蔭棚遮蔭,降低苗床溫度,減輕苗木灼傷為害程度,起到防病效果。遮陰時間,自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即可,雨天不遮蓋,遮蔭時間過長,影響苗木生長,9月以后撤除蔭棚。此外,夏季在苗木行間蓋草、澆水、雨后及時松土也可降低土溫,并有利于苗木生長,減少發病。 |
上一篇:日本甜柿炭疽病防治 下一篇:棗樹開甲口不愈合原因及補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