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疫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3 |
非洲紫羅蘭疫病為非洲紫羅蘭常見病害之一。 癥狀: 非洲紫羅蘭苗期、成株均可受害。葉片現褐色水漬狀斑,濕度大時邊緣不明顯,有時可見白色霉狀物。該病擴展特快。干燥時病情趨于停滯,病組織干枯。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 Phytopluhora parasitica Dast稱寄生疫霉,屬卵菌。形態特征參見一串紅疫霉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非洲紫羅蘭疫病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越冬的卵孢子借水滴濺到寄主葉片上,有水滴條件下孢子萌發,產生芽管侵入為害。發病后病部產生大量孢子囊,又由孢子囊產出游動孢子,借水傳播擴展。該菌生長發育適溫28—3℃,相對濕度要求高于90g或有水滴。此病常在高溫、高濕持續時間長的條件下發生或流行。 防治方法 (1)強調生態防治,棚室養護要注意通風降濕,使濕度接近飽和的時間盡可能縮短。減少葉面吐水和結露,嚴防濕氣滯留,雨季大氣濕度高時,尤其要注意。 (2)必要時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灑61%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60%滅克(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
上一篇:怎樣用土法防治花卉病蟲害 下一篇:觀賞鳳梨疫病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