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蟻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1 |
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又名黑翅大白蟻,臺灣黑翅蟻。屬等翅目白蟻科。分布于我國黃河、長江以南各省市地區。 主要危害櫻花、梅花,亦可危害桂花、桃花、廣玉蘭、紅葉李、月季、梔子花、海棠、薔薇、蠟梅、麻葉繡球等花木。 危害征狀 此蟲營土居生活,是一種土棲性害蟲。主要以工蟻危害樹皮及淺木質層,以及根部。造成被害樹干外形成大塊蟻路,長勢衰退。當侵入木質部后,則樹干枯萎;尤其對幼苗,極易造成死亡。采食危害時做泥被和泥線,嚴重時泥被環繞整個干體周圍而形成泥套,其特征很明顯。 形態識別 黑翅土白蟻為社會性多型性昆蟲,每個蟻巢內有蟻王、蟻后、工蟻、兵蟻,有翅繁殖蟻、幼蟻等。 蟻王:體棕褐色,胸部殘留有翅基鱗片。 蟻后:無翅,體黃白色,腹部特別膨大。 工蟻:體長約5 mm,頭黃色,胸腹部淡白色。 兵蟻:體長5~6 mm,頭深黃色,胸腹部淡黃至灰白色。頭長大于寬,上顎鐮刀形,左上顎內緣前1/3處,有一顯著齒,右上顎內緣前1/3處也有一微齒,但極小且不明顯。 苗木網,999miaomu.com 卵:長橢圓形,長約0.8毫米。乳白色,一邊較為平直。 有翅繁殖蟻:體長12~15 mm,翅展45~50 mm。頭、胸、腹背黑褐色,腹面棕黃色。翅黑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淡色的“+”字形紋,紋的兩側前方各有1橢圓形的淡色點。前翅翅基鱗大于后翅翅基鱗。 生活史及習性 黑翅土白蟻建巢于地下,有翅繁殖蟻3月份開始出現于巢內,在氣溫達到22 ℃以上,空氣相對濕度達95%以上的悶熱暴雨前夕、傍晚前后從羽化孔(圓錐形高出地面的開口)成群爬出,經外飛、脫翅,雌雄配對鉆入土中建立新巢。兵蟻保衛蟻巢和工蟻外出采食活動。工蟻擔負擴筑蟻巢、采食和喂飼幼蟻、蟻王、蟻后。工蟻采食時,在樹干上做成泥線、泥被或泥套,隱藏其內進行采食樹皮及木纖維。當日平均氣溫達12 ℃時,工蟻開始離巢采食,最高氣溫25 ℃,最低氣溫15 ℃,平均氣溫20 ℃左右,工蟻采食達到高峰,故在整個出土取食期中,4~5月和9~10月(尤其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為全年兩次外出采食為害高峰。進入盛夏后,工蟻一般不進行外出活動。由此可見,黑翅土白蟻取食活動的適宜溫度范圍在25~27 ℃,相對濕度在85%左右,而高溫32 ℃以上和低濕70%以下均不利于黑翅土白蟻的取食活動。11月底后工蟻停止外出采食,回巢越冬。 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技術 1、園藝防治:清潔園圃中枯枝落葉。在被害植株基部附近用氯丹乳劑50~100倍液噴施或灌澆,可防治白蟻危害。 2、人工防治:用松木、甘蔗、蘆草等坑埋于地下,保持濕潤,并施入適量農藥,如施人“滅蟻靈”等,誘殺工蟻。每年從芒。種到夏至的季節,如地面發現有草裥菌(雞縱菌、雞肉菇),地下必有蟻巢,應進行人工挖除之。 3、藥劑防治:發現蟻路和分群孔,可選用70%滅蟻靈粉劑噴施蟻體,導致傳播滅蟻的功能。 4、物理防治:當繁殖蟻羽化分飛盛期時,可懸掛黑光燈誘系有翅成蟻。 5、阻隔上樹。對被害或需保護樹木,沿干基環狀開溝,溝寬35 cm,溝深20 cm,經多次澆施48%樂斯本乳油50倍液,待飽和后,在溝底沿干基環狀復蓋農用塑料薄膜后回土還原,復蓋農膜后可阻止藥液的蒸發,所形成的毒土環有效阻止白蟻上樹,持效期達1~2年。亦可在樹干基部,涂刷膠環阻隔白蟻上樹為害。 |
上一篇:松杉苗猝倒病防治 下一篇:君子蘭軟腐病的癥狀及其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