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鈴木方翅網蝽概述及其防治建議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9 |
懸鈴木方翅網蝽屬昆蟲綱、半翅目、網蝽科、網蝽屬,原產北美,主要危害懸鈴木屬樹種,2007年3月份被國家林業局外來有害生物管理辦公室公布為中度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懸鈴木是我國普遍栽植的行道樹,在我國具有極高觀賞價值、重要生態效益及經濟價值。 一、形態特征 懸鈴木方翅網蝽成蟲的主要特征是:蟲體乳白色,在兩翅基部隆起處的后方有褐色斑;體長3.2-3.7 mm,頭兜發達,盔狀,頭兜的高度較中縱脊稍高;頭兜、側背板、中縱脊和前翅表面的網肋上密生小刺,側背板和前翅外緣的刺列十分明顯;前翅顯著超過腹部末端,靜止時前翅近長方形;若蟲體形似成蟲,但無翅。主要鑒別特征:側背板及前翅外緣具成列小刺,且前翅前緣在基部強烈外弓,形成長方形翅。 二、生物學特性 該蟲1個世代大約30天左右,若蟲共5齡,1年可發生2-5代或更多世代,世代重疊嚴重;成蟲繁殖能力強,平均每個雌蟲可產卵284個;該蟲較耐寒,最低存活溫度為-12.2℃,以成蟲在寄主樹皮下或樹皮裂縫內越冬。該蟲可借風或成蟲的飛翔做近距離傳播,也可隨苗木或帶皮原木做遠距離傳播。三、主要危害特點(一)懸鈴木方翅網蝽成蟲和若蟲以刺吸寄主樹木葉片汁液為害為主,受害葉片形成分布均勻的褪色斑,且葉背面有黑斑,為害嚴重時葉片變枯黃。因此網蝽為害可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導致樹勢衰弱。(二)受害嚴重的樹木,葉片枯黃脫落,嚴重影響景觀效果。(三)傳播懸鈴木潰瘍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f.sp. platani)和法國梧桐炭疽病(Gnomonia veneta)。(四)種群過大時可成群入侵辦公場所和居民家中,干擾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四、寄主 主要寄主:原寄主??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在歐洲和韓國的寄主:Platanus orientalis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 其他寄主:構樹、杜鵑花科、山核桃屬、白蠟樹。五、防治建議 由于懸鈴木方翅網蝽危險性大,且其危害具有隱蔽性,目前國內對該蟲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防治和檢疫難度較大。(一)封鎖疫情,加強檢疫,嚴格調運和引種管理。對已發現懸鈴木方翅網蝽分布的地區進行封鎖,不外調懸鈴木種苗;對進境的所有種苗、繁殖材料、木竹制品及包裝物加強檢疫,發現疫情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應銷毀;嚴禁從疫情發生地調運此蟲寄主植物及加工品。(二)組織人力加快除治,爭取盡快撲滅疫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無公害防治方法,使用化學防治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使用萬靈和吡蟲林等高效、底毒農藥進行防治。使用高射程噴霧機整株噴施。噴藥后用高枝剪選取枝葉,檢查是否有漏噴葉片,有的話則再噴施一遍。殺蟲劑只能殺死成蟲,對若蟲(蟲卵)不起作用,因此在施藥后的5-8天內再噴施一次,如此循環5次。(三)認真組織開展懸鈴木方翅網蝽疫情普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懸鈴木方翅網蝽疫情普查,了解其在行道樹和林地的發生范圍,發生面積和為害程度;摸清我省的寄主樹種種類、數量及分布情況。及時上報普查結果和發布警示通報。(四)加強常規監測工作。認真做好日常有害生物的監測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上級森防部門匯報,必要時可向政府部門匯報。(五)進行試驗研究。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山東濟空某航運團出動3架飛機支援地方防治森林病蟲害 下一篇:江西贛州花園塘三棵quot;懷空quot;楊樹 是蟲害惹的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