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銹病
癥狀:
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寄主 所有禾草都能被侵染發病,幾乎每種禾草都會受到一種或幾種銹菌危害。尤其是冷季型草中的多年生黑麥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等受害最重。識別特征 銹病主要包括條銹病、葉銹病、稈銹病和冠銹病。病斑主要出現在葉片、葉鞘或莖稈上,在發病部位生成黃色至鐵銹色的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被銹菌侵染的草坪遠看是黃色的。不同銹病根據其夏季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形狀、顏色、大小和著生特點進一步區分。稈銹病:夏孢子堆生于莖稈、葉鞘和葉片上,夏孢子堆大,散生,深褐色,長橢圓形、長方形,穿透能力強,葉兩面均可形成夏孢子堆且背面較大,病斑處表皮大片撕裂,呈窗口狀向兩側翻卷。葉銹病:夏孢子堆生于葉片上,中等大小,圓形,散生,橘紅色,葉表皮開裂。條銹病;夏孢子堆主要生于葉片上,莖稈、葉鞘也有,夏孢子小,鮮黃色,成行排列,虛線狀,葉表皮開裂不明顯。冠銹病與葉銹病相似。
病原及發病規律:
病原 真菌。屬擔子菌。常見的有下述幾種:稈銹病Puccinia graminis Pers(禾柄銹菌),葉銹菌P.reconditaRob.exdesm(隱匿柄銹菌,)條銹病P.striiformis West.(條形柄銹菌),冠銹病P.coronata Corda,(禾冠柄銹菌)。發病特點 銹菌是一種離不開寄主而存活的嚴格寄生菌。只要冬、夏季禾草能正常生長的地區,病菌就可以在病草的發病部位越冬、越夏。但條銹菌因不耐高溫,當夏季最熱一旬的旬均溫超過22攝氏度時就不能越夏夏。北京地區一般春秋發病重,4月份就可始見發病中心,1998年四元橋下草坪時至11月 下旬病害還很重。當病菌在適宜濕度和葉面有水膜的條件下,一般6-10天就可發病,并產生大量的夏孢子,隨風傳播,不斷造成新的侵染,使病害迅速擴展蔓延。但由于銹病發生的因素很多,如:不同品種的抗病程度、濕度、降雨、草坪密度、水肥等養護管理,不同年份、不同地塊發閏程度都會有所不同。其中對濕度的要求,以稈銹最高,葉、冠銹居中,條銹最低。
防治辦法:
1、種植抗抗病草種和品種并進行合理布局:由于草種間和品種間對銹病存在著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因此,在建植草坪時首先應選擇抗病的草種和品種,并提倡不同草種或多品種混合種植,如: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麥草和高羊茅(7:2:1)的混播,或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種的混播。 2、科學的養護管理:增施磷、鉀肥,適量施用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間溫度,發病后適宜時剪草,減少菌源數量。 3、化學防治:粉銹寧、羥銹寧、特普唑(速寶利),立克秀等。可在播種時按每千克種子用三唑類純藥0.02%-0.03%克拌種,或生長期噴霧。一般在發病早期(以封鎖發病中心為重點時期),常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噴霧。害修剪后,用15%粉銹寧乳劑1500倍噴霧,間隔30天后再用1次,防治銹病效果可達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