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黃刺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42 |
1.分布與危害 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20余省(市、區(qū))。雜食性害蟲,危害100多種樹木。初齡幼蟲只取食葉肉,而將葉脈留下,幼蟲長大以后,可將葉片吃成缺刻,以至只留下葉柄和主脈,嚴重影響樹木生長。
2.形態(tài)特征
(1)成蟲 雌蛾體長15~17毫米,翅展35~39毫米,雄蛾體長13~15毫米,翅展30~32毫米。體橙黃色,觸角絲狀,棕褐色。前翅黃褐色,內半部黃色,外半部褐色,有兩條暗褐色斜線,在翅尖匯合于一處。中室部分有一黃褐斑點,后翅灰黃色。
(2)卵 扁橢圓形,一端略尖,長1.4~1.5毫米,寬0.9毫米,淡黃色,成薄膜狀,卵膜上有龜狀刻紋。
(3)幼蟲 體粗肥,略呈長方形。老熟幼蟲19~25毫米。頭黃褐色,隱藏于前胸下,胸部黃綠色。體自第2節(jié)起,各節(jié)背線兩側有一對枝刺,以第3,4,10節(jié)為大,枝刺上有黑色刺毛。身體兩側各有9個枝刺突,均生毒毛。
(4)蛹 橢圓形,粗肥。長13~15毫米。淡黃褐色。頭、胸背面黃色。腹部各節(jié)背面有褐色背板。繭橢圓形、黑褐色,質堅硬,有灰白色縱條紋。
3.生活習性 此蟲在黃淮及以南1年2代,東北地區(qū)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樹上結繭越冬。因各地氣候不同,發(fā)生期顯著不同。
成蟲多在晚上羽化,以17~22時為盛。成蟲多夜間活動,有趨光性,白天多靜伏葉背面。產卵多在葉背面,每頭雌蟲產卵達數(shù)十粒,聚集在一起。成蟲壽命4~7天。卵經5~6天孵化。幼蟲共7齡。初時群居,僅食葉肉,后分散,食量大增,常將葉片吃光。老熟幼蟲在樹枝上結繭越冬。
4.防治方法
(1)摘除越冬蟲繭 冬季落葉后,樹上蟲繭裸露,結合修枝摘除蟲繭。
(2)保護天敵 上海青蜂、黑小蜂,赤眼蜂、小繭蜂和姬蜂均可在刺蛾幼蟲體內產卵寄生,尤以上海青蜂寄生率高,幼蜂可將黃刺蛾致死,應予大力保護。
(3)燈光誘殺 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成蟲羽化后,每日19~21時,設黑光燈誘殺成蟲。
(4)化學防治 幼蟲期可噴90%敵百蟲1200~1500倍液,10%滅百可乳油(氯氰氣酯)5000~8000倍液。
(5)以菌治蟲 以每克含孢子100億以上的青蟲菌粉 1 000倍液噴灑。感病率可達80%以上。
|
上一篇:浙江椒江嚴防蟲害繁殖及時打藥殺蟲 下一篇:苗木鉆蛀害蟲的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