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心腐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8 |
癥狀 麗穗風梨、白條波曼鳳梨心腐病主要為害幼苗和成株。該菌主要破壞莖及葉片的幼嫩部分。發病初期葉色暗淡,無光澤,心葉黃白色,易拔起,后漸漸變成紅黃色,葉尖變褐干枯,葉基生淺褐色水漬狀腐爛,造成心部呈奶酪狀組織軟化。病、健交界處形成一波浪形深褐色界紋。緊接其下有幾毫米寬的灰色帶,濕度大時受害處出現白色霉層。腐生菌侵入后發出臭味,嚴重時全株枯死。 病原 煙草疫霉或寄生疫霉屬卵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Dast.)Waterh.]。在V8汁培養基上菌絲棉絮狀,氣生菌絲中等旺盛。菌絲形態簡單,分枝也少。厚垣孢子球形,頂生或間生,大小15~36μm。孢囊梗分枝形狀不規則。孢子囊頂生或間生,卵圓形,基部圓形,大小18~43μm×l7~33μm,乳突明顯,1個,極少2個。孢子囊不具柄,成熟后釋放出游動孢子。游動孢子腎形,大小6.6~10μm×5~8μm,休止時球形,萌發時卵形至橢圓形。藏卵器球形,直徑15~28am,柄棍棒狀;雄器球形,圍生,單胞,大小8~17μm×9~14μm。卵孢子球形,壁光滑,滿器或不滿器,黃褐色,直徑13.2~24.8μm。在鳳梨葉片上潛育期7天。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和卵孢子遺落在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病殘體和病肥成為本病的初侵染源。在溫暖地區,游動孢子囊及其萌發產生的游動孢子借風雨濺射和灌溉水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通常日暖夜涼的天氣和種植地低洼積水、濕氣滯留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由于本病由腐霉、疫霉菌侵染引起,故藥劑選擇上要有針對性,即選用對病菌毒性專一的選擇性殺菌劑,進行種苗處理時先剝去基部幾片葉,用25%甲霜靈或61%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苗基部10~15min,倒置晾干后栽植。 ②精心養護。中耕時要小心,以免造成傷口。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切忌偏施氮肥。雨后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發現病苗及時挖除,再在病穴撒生石灰消毒。 ③發病初期噴灑61%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
上一篇:大興安嶺切實加強春季森林鼠害防治工作 下一篇:熱帶果樹毒蛾類害蟲及其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