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卷葉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3 |
近年來,隨著國內柑桔生產的發展,果園生態系統起了變化,以往在其他果樹或植物上為害的多種卷葉蛾,現在已成為柑桔的重要害蟲之一。此類害蟲的幼蟲,除為害新梢嫩葉外,有多種卷葉蛾幼蟲還為害花蕾、果實,致使花器、幼果凋萎脫落或腐爛,影響新梢正常生長。國內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就開始對柑桔卷葉蛾類進行調查研究,經多年來的努力,已明確了我國柑桔卷葉蛾的種類,主要種的生物學特性,并提出一套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在生產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海外一些國家對森林的卷葉蛾類害蟲研究得較多,而對柑桔上的卷葉蛾研究甚少,僅見斯里蘭卡曾引進茶長卷蛾長體繭蜂(Macrocentrushomnonae Nixon)防治柑桔褐帶長卷葉蛾。其余很少見到有關研究的報道。為了有效地控制其害,現將前人的研究概述如下。 1 發生種類及分布 據報道,國內柑桔樹上的卷葉蛾種類有如下8種。 柑桔褐帶卷蛾(別名擬小黃卷葉蛾)Adoxo-phyescyrtosema Meyrick,分布:我國大部分柑桔產區;南太平洋地區。柑桔長卷蛾(別名褐帶長卷葉蛾)Homonacoffearia Nietner,分布:我國各柑桔產區;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地。小黃卷葉蛾AdoxophyesfascmtaWals.,分布:福建、廣西等。后黃卷葉蛾Archipsasgatlca Wals.,分布:福建、廣西等。擬后黃卷葉蛾Archipsllllcaceanus Weyrick,分布:廣東、廣西、四川等。柑桔黃卷蛾(別名褐卷葉蛾)Archips eucroca Diakonoff,分布:華南地區。白點褐黃卷蛾(別名白點褐卷葉蛾)Archipstabescens Meyrick,分布:華南地區。白落葉蛾(別名柑桔木蛾)Epimactissp.,分布: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前7種均屬于卷蛾科(Tortricidae),第8種屬于木蛾科。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各種卷葉蛾的發生量有所不同,在福建,柑桔褐帶卷蛾、柑桔長卷蛾兩種卷蛾在春、夏梢抽發期,發生量分別占各種卷葉蛾總蟲量的56.86%和32.86%,31.37%和41.10%。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 寄主及其為害特點 柑桔褐帶卷蛾為害植物達16科,27種,如柑桔、荔枝、龍眼、茶樹、花生等,幼蟲咬食嫩芽、幼葉、花蕾及幼果,吐絲將數張幼葉綴合在一起,躲入其中為害;也常吐絲把幾朵小花蕾或兩個幼果連綴在一起,潛入其中取食。柑桔長卷蛾的寄主有柑桔、荔枝、龍眼、楊桃、茶樹等。幼蟲為害新梢嫩葉、花蕾和果實,吐絲黏連嫩葉或小花蕾呈蟲苞,躲在苞中取食,其蟲苞比其他卷葉蛾的蟲苞要大;為害果實則多在兩果靠近的縫隙取食。小黃卷葉蛾、后黃卷葉蛾主要為害柑桔,還為害荔枝、龍眼、蘋果、梨、李等;后黃卷葉蛾的低齡幼蟲多在芽尖吐絲卷成葉苞或將花蕾結成小團,并潛入其中取食,隨著蟲齡增大,蟲苞也加大,且大齡幼蟲還咬害新梢嫩莖,使受害處上部枯死;小黃卷蛾喜歡為害花器,將花器綴成團而取食。柑桔黃卷蛾的寄主有柑桔、荔枝、龍眼、藿香薊、一點紅、飛揚草、蓖麻等;幼蟲為害嫩葉、花蕾、幼果;低齡幼蟲一般將1~2片未伸展的小葉黏綴成苞,躲在苞中取食,受害葉長大后成孔狀斑;3齡后的幼蟲吐絲將3~5張幼葉綴成蟲苞,蠶食葉邊呈缺刻。擬后黃卷葉蛾以幼蟲為害嫩葉、花蕾和幼果。白點褐黃卷蛾為害柑桔、荔枝嫩葉、花蕾(穗)、幼果。白落葉蛾以幼蟲為害嫩葉和老葉,造成葉片缺刻。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 生活史及生活習性 柑桔褐帶卷蛾在福建福州一年發生7代;在廣東、廣西一年發生8~9代,一般以幼蟲在蟲苞內越冬;次年3月下旬第一代幼蟲為害柑桔春梢、花蕾,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幼蟲為害柑桔嫩葉和幼果,能轉移為害,一頭幼蟲一生能蛀果幾個至10多個;5~8月為害柑桔或荔枝、龍眼的夏梢和秋梢,9月又轉害成熟的柑果。柑桔長卷蛾在福建福州一年發生6代,在廣東廣州一年約發生7代,在廣西一年發生7代以上;以幼蟲在卷苞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于2~3月為害柑桔春梢、花蕾,第二代幼蟲于4月中旬為害柑桔或荔枝、龍眼花器和幼果,第三代幼蟲為害柑桔、荔枝、龍眼嫩梢幼葉。后黃卷葉蛾在福建一年發生6代,以幼蟲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一代幼蟲為害柑桔春梢和花蕾;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幼蟲為害柑桔嫩葉和幼果;老熟幼蟲在為害處化蛹,或轉移到其他疊置的葉間吐絲粘連后化蛹其中。小黃卷葉蛾在福建一年發生7代,次年2月下旬至4月第一代幼蟲為害柑桔春梢和花蕾,其余生活習性與后黃卷葉蛾基本相同。柑桔黃卷蛾在廣東廣州室內飼養,一年發生6代;在廣西的西南部地區,一般在3月至4月中旬為害柑桔春芽和花蕾,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為害柑桔幼果。擬后黃卷葉蛾在廣西桂林一年發生6~7代,有世代重疊現象;一般以幼蟲在柑桔樹上吐絲將一葉摺合或3~5葉綴合,并在其中越冬;第一代幼蟲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為害柑桔嫩葉和幼果,常常造成幼果脫落;6月后又轉害成年樹和幼苗的嫩葉,常將一葉摺合或3~5葉綴合在一起,躲在其中為害;8月下旬至9月初又轉害成熟果實。白點褐黃卷蛾的年生活史未詳,每年4~5月幼蟲為害柑桔、荔枝嫩葉、花穗(蕾)及幼果。白落葉蛾在福州一年約發生4代,在廣西桂林一年約發生4~5代;多以幼蟲在柑桔樹上吐絲將兩葉綴合一起在其中越冬,少數以蛹在卷葉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于5月為害柑桔嫩葉及老葉。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 天敵 為害柑桔卷葉蛾的天敵有多種,各地發生的種類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歸納起來有如下種類。 卵期寄生蜂主要是松毛蟲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幼蟲期寄生蜂有:黃長距繭蜂Macrocentrusabdominalis(Fabricius)、黃繭蜂Bracon sp.,卷葉蛾長距繭蜂Macrocentrussp,甲腹繭蜂Chelonussp.,食蟲白繭蜂Phanerotomaplanjfrons(Nees),扁股小蜂Elasmussp.,plenrot-ropissp.,中國齒腿姬蜂Pristomeruschinensis Ash-mead,曲脊姬蜂Apophua sp.,抱緣姬蜂Temelucha sp.,等。蛹寄生蜂有廣大腿小蜂Brachymeria。A-scurata(Walker),BrachymerialasusWalker,厚唇姬蜂Phaeogenes3p.,甲腹繭蜂Chelonussp.,費氏大腿蜂BrachymeriafiskeiCrawfora等。卵、低齡幼蟲的捕食性天敵有:草蛉類,小花蝽OriussimilisZheng,姬獵蝽Nabissp.,獵蝽Sirtheneasp·,蜘蛛類等。幼蟲的捕食性天敵有:燦麗步甲Callidasplendidula Fabricius,蠼螋Labidurasp.,綠邊步行蟲Calleida sp.,等。 上述這些天敵在果園起到綜合控制卷葉蛾發生的作用。如廣東博羅一碰柑園,卵寄生率高達90%左右;1997年7月廣西柑桔研究所的碰柑和甜橙園中,黃繭蜂對幼蟲的寄生率為23%;此外,由于小繭蜂具有孤雌生殖能力,所以在果園常見到這種小蜂對卷葉蛾幼蟲進行寄生活動,值得注意保護利用。 苗木網,999miaomu.com 5 防治技術措施 5.1 單項防治技術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陳薈等報道,從褐帶長卷葉蛾幼蟲蟲尸中分離到一種顆粒體病毒(簡稱HcGV),經室內外試驗結果,該病毒對褐帶長卷蛾幼蟲具很高的致病力,但目前尚未見在生產上應用。據朱偉生等報道,從褐帶長卷葉蛾幼蟲蟲尸中分離獲得1株蘇云金桿菌類的新菌株(編號04~1),完成了對菌種鑒定、工業生產及田間防治試驗等研究,用300~200倍液對田間柑桔卷葉蛾的防效達75.6%~94.5%。在柑桔園用白僵菌防治擬小黃卷葉蛾幼蟲,噴施后7~49天,防效在81%~95%以上。 5.2 綜合防治 李小林等提出綜合采用人工防治、誘殺成蟲、農業防治、果實套袋、保護利用天敵及藥劑防治;何等平等提出采用藥劑防治、捕殺成蟲、摘除卵塊及未分散的1齡幼蟲、注意保護果園天敵;盧運勝等提出冬季清園、人工捉蟲除卵、生物防治(主要采用保護利用措施)、藥劑防治等措施。 6 尚等加強研究的領域 綜上所述,國內的昆蟲學工作者為有效控制柑桔卷葉蛾類害蟲的危害,做了大量的墓礎性研究工作,但從害蟲防治發展的角度而言,以下兩個方面的研究亟須更多的昆蟲學工作者去探索。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1 卷葉蛾類主要天敵的研究 前人雖對柑桔卷葉蛾類的天敵種類及寄生性天敵田間寄生率進行了部分調查研究,但對其優勢種的生物學特性、人工飼養繁殖及保護利用技術等,至今研究報道較少。因此,要真正發揮天敵,尤其是寄生性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有效地開展生物防治,還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6.2 以多樣化生態區域為單元,提倡害蟲綜合治理(1PM)或害蟲生態調控(ERMP)過去我國廣東、福建、廣西等省區有關單位曾以單一果樹(如柑桔、龍眼、荔枝)上的卷葉蛾類害蟲為對象進行防治技術研究,尚未研究掌握由多種果樹所組成的多樣化生態區域內的卷葉蛾類害蟲發生種類及其發生為害規律,因此,對此類害蟲開展綜合治理或實施區域性生態調控研究很有必要。 顯然,以多種果樹(如柑桔、龍眼、荔枝等)組成的多樣化生態區域為研究單元,從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角度出發,在明確各種果樹卷葉蛾類害蟲種類及其輾轉發生為害規律的基礎上;開展害蟲綜合治理或實施區域性生態調控是此類害蟲研究所發展趨勢。 |
上一篇:榆樹天牛防治方法 下一篇:楊樹常見蟲害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