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皰銹病的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1 |
樟子松皰銹病屬雙維松皰銹病,又稱硬松干銹病,分布世界各地。病樹的韌皮部被破壞,高生長,粗生長和針葉長度都受一定的影響,當年主干受害的幼樹,大多數于次年春季死亡。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 狀:該病危害樟子松的枝干。發病初期,感病部位皮部松軟且略顯粗腫,9月中旬前后,從病皮溢出橘黃色至橘紅色的蜜滴,內中混有大量的性孢子。蜜滴消失后,剝皮可見紅褐色血跡狀斑。第二年4月上、中旬,病皮產生裂縫,露出黃白色至橘黃色皰囊,皰囊扁平柱狀或不規則形,為病原菌銹孢子器。幾天后皰囊便可破裂,散放出大量的黃色銹孢子。連年發病的枝干,病皮表面粗糙,并產生流脂現象。當病皮繞枝干1周時,則導致上部枯死或整株死亡。在轉主寄主植物的葉片、嫩莖、萼片及果實上,產生橘黃色皰狀夏孢子堆,以后在夏孢子堆中或周圍,長出紅褐色毛狀的冬孢子柱。 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 原:病原為松芍柱銹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隸屬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柱銹菌屬真菌。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罹病的枝干韌皮部組織中越冬。菌絲在寄主細胞間隙生長,并有部分菌絲擠破細胞而侵入胞腔內。未枯死的病枝干,每年秋季在病皮上溢出蜜滴,為性孢子混合液。翌年春季從病皮裂縫中產生銹孢子器。銹孢子成熟后,隨著皰囊破裂而散出。銹孢子經風傳播,萌發并由氣孔侵入轉主寄主葉片和嫩莖,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反復多次侵染轉主寄主植物。初秋,在夏孢子堆中或周圍陸續出現冬孢子柱,成熟的冬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經4h就開始萌發產生擔子及擔孢子。擔孢子經風傳播侵染松樹針葉,爾后菌絲由針葉延伸至側枝皮層。從擔孢子侵染至松樹發病,其潛育期往往需要幾年。銹孢子器出現的早遲與4月上旬溫度呈正相關,當旬平均溫度在15℃以上,皰囊出現早,反之則遲。降雨對皰囊的破裂有促進作用,并且大雨還能沖刷皰囊。風則對病原菌的傳播起著媒介作用。在適宜的環境中,樟子松與芍藥等轉主寄主的距離越近,發病就越嚴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 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①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劃定疫區,禁止疫區的苗木、幼樹外運。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②減少侵染來源:修剪病枝,特別是除去靠近主干的病枝。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③藥劑治療:在苗木上使用1:1:100波爾多液或代森鋅500倍液等保護劑,可以預防病菌的侵染。對大樹使用50%托布津500倍柴油溶液、25%粉銹寧500倍柴油溶液、松焦油、硫酸銅40倍液及敵銹鈉200倍液等,涂干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如何防治雀梅干枯病 下一篇:金合歡常見病蟲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