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生產中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0 |
一、核桃主要蟲害的發生及防治技術 1.核桃舉肢蛾 主要危害果實,幼蟲蛀入危害,在青皮內蛀食多條隧道,充滿蟲糞,被害處青皮變黑,危害早者種仁干縮、早落,晚者變黑,俗稱“核桃黑”。1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結繭越冬,第2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成蟲發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蟲一般在6月中旬為危害盛期。卵期4~5d,幼蟲在果面僅停留3~4h后就蛀入果內,在果內30~45d后脫果。該蟲的發生與降雨量關系密切,在5~6月成蟲羽化期,降雨量少于30mm,發生就輕,反之則重。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8月前病果及時摘除;入冬前徹底清園,翻耕土壤消滅越冬蟲繭;成蟲羽化期,采用性誘劑誘捕雄成蟲,減少交配,降低子代蟲口密度。(2)藥劑防治。成蟲出土前在樹內盤撒毒土,25%的辛硫磷微膠囊施藥后要淺鋤;產卵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隔10~15d用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400~500倍、Bt乳劑等進行樹上噴藥。 2.木尺蠖 暴食性害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嚴重時吃光葉片,僅留葉柄,嚴重影響樹勢。1年1代,以蛹在樹冠下土縫、堰埂中越冬。成蟲5月上旬開始羽化,盛期在7月中旬,8月為幼蟲嚴重危害期。成蟲趨光性強,白天不活動,夜晚交尾產卵;初孵幼蟲吐絲借風轉移危。8月中下旬老熟幼蟲脫果,化蛹越冬。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1)蛹密度大的地區,在早秋或早春,結合整地、修地堰,進行人工刨蛹。(2)于5~8月成蟲羽化期,用黑光燈或堆火誘殺。(3)抓卵孵化期和低齡幼蟲期噴藥,25%滅幼脲懸浮劑5000倍或5%氟鈴脲乳油1500~2000倍等。 3.黃刺蛾類 小幼蟲僅食葉肉,殘留葉脈,稍大食葉呈缺刻或孔洞,嚴重時葉片千瘡百孔。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繭(洋辣罐)內與枝杈處、粗皮上越冬。6月中旬羽化,6月中下旬產卵于葉被,7月中旬至8月下旬為幼蟲危害期。低齡幼蟲群集危害,長大后逐漸分散,老熟后結繭越冬。 防治方法:(1)剪除越冬繭,并將被青蜂寄生的繭挑出,加以保護利用。(2)嚴重園片在幼蟲發生期進行噴藥,BT乳劑或菊脂類農藥均可。 4.草履蚧殼蟲 若蟲上樹吸食樹液,致使樹勢衰弱,甚至枝條枯死,影響產量。1年1代。以卵在樹干基部土中越冬,3月中旬為出土盛期,5月羽化為成蟲下樹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1)樹干涂粘膠帶,2月初在樹干基部刮除老皮,涂上6~10cm的粘膠層,阻止若蟲上樹。粘蟲膠可用廢機油加熱溶解即可。廢機油內往往含汽油易造成藥害,使用時可先綁塑料薄膜再涂藥。(2)化學防治若蟲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3)保護好黑緣紅瓢蟲、暗紅瓢蟲等天敵。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5.核桃小吉丁蟲 近幾年發現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蟲。以幼蟲危害枝干皮層,受害嚴重的枝條,葉片枯黃早落,翌春枝條大部分枯死,造成大量枯枝。1年1代。以幼蟲在木質部越冬,4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初為卵孵化盛期,幼蟲嚴重危害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樹勢強、受害輕,蛀道常能愈合;樹勢弱蛀道多不能愈合。 防治方法:(1)加強綜合管理,提高樹勢,提高抗蟲力。(2)餌木誘殺。在成蟲羽化產卵期,及時設立一些餌木,誘集成蟲產卵后,及時燒毀;(3)徹底剪除蟲梢。結合采收核桃把受害葉片枯黃的枝條徹底剪除或成蟲羽化前(4)藥劑防治。幼樹被害時,可在7~8月在被害蟲疤處涂抹敵敵畏10倍液。 6.云斑天牛 以幼蟲蛀食樹干,成蟲危害新梢嫩皮和葉片,嚴重時造成死樹。受害樹樹勢衰弱,產量下降,且木材失去利用價值。2年1代。該蟲以成蟲或幼蟲在被害樹干內越冬,4月中旬開始活動,5月成蟲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8月化蛹,9月羽化成蟲。 防治方法:(1)人工撲殺。利用成蟲有趨光和假死習性,晚上用燈光引誘到樹下撲殺;幼蟲產卵期刮除樹干上月牙形產卵槽中的蟲卵和幼蟲;幼蟲危害期,發現蟲孔后清除糞便,用棉球沾敵敵畏藥液塞入蟲孔,然后用稀泥封死,殺蟲效果良好。(2)冬季或產卵期前,用生石灰5kg、硫磺0.5kg、食鹽0.25kg、水20L充分拌勻后,馀刷樹干基部,以防成蟲產卵,也可殺死幼蟲。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7.大青葉蟬 晚秋成蟲產卵于樹干和枝條的皮層內,造成許多新月型傷疤,致使枝條失水,抗凍及抗病力下降。1年3代。以卵在枝干的皮層下越冬,4月孵化,若蟲及成蟲以雜草為食。10月上旬至中旬降霜后開始產卵。 防治方法:(1)清潔果園及附近的雜草,以減少蟲量。(2)產卵前樹干涂白。(3)10月霜降前噴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 二、加強綜合防治,實施科學合理的技術規程 1.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在蟲害防治的工作進程中,首先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以生態平衡為目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調控因素,在全面掌握各種蟲害的生物學特性及與環境之間的辨證關系的前提下,綜令利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措施,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危害,以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2.掌握各種蟲害的發生特點及消長規律,抓住關鍵防治期 每種蟲害都有自己的生長特點和消長規律,我們只有在掌握這些規律的前提下,才能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法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如草履蚧殼蟲危害嚴重的果園,就應抓住早春若蟲上樹前進行集中防治,否則防治效果會大打折扣;核桃舉肢蛾危害嚴重的園片在人工防治上,就應在8月前,也就是蛀蟲脫果前及時摘除病果;在藥劑防治上應抓住產卵盛期,否則幼蟲蛀入果內,藥劑防治就發揮不了效果。 苗木網,999miaomu.com 3.在化學防治過程中,應做到科學配方,合理混用 在化學防治過程中,應根據各生育期內的蟲害發生特點,合理安排和選擇用藥,避免單一用藥。農藥的合理混用,可以取得增效和延緩抗性的產生,提高對抗性害蟲的防治效果;可改進藥劑的性能,發揮不同農藥的特長,兼治多種害蟲等。不合理的混用或長期幾種農藥的混用,則會加速抗藥性的發展,增加農藥的毒性和易于產生藥害等,所以在農藥混用時應遵守一定的原則: (1)無不良反映。兩種或兩種以上農藥進行混用時,首先不應破壞藥劑的物理性狀,如混合后發生乳劑破壞,可濕性粉劑懸浮性降低,甚至藥液中出現分層、絮結、沉淀等,都不能混用;第二是不應讓有效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如酸性農藥不能和堿性農藥混用。 (2)有增效作用。農藥增效的顯著實例就是混用防治抗性害蟲。 (3)有兼治作用。有些農藥的混用可兼治多種蟲害。 (4)不增加毒性。如某些毒性并不高的農藥混合會產生巨毒,應慎用。 (5)不提高成本。農藥混用要講究經濟效益,除使用時省工省時外,混用一般應比單用成本低。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避免使用高毒農藥 在病蟲害防治的用藥上,應優先選擇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及有選擇性的農藥,如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源和一些特異性農藥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性的農藥,以最大可能地保護天敵,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調控作用,減輕農藥的污染。 |
上一篇:松樹的真情象征 下一篇:法桐有空腐病癥 南京城管綠化“刮腐療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