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菊輪紋病的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29 |
翠菊輪紋病又名(藍菊、江西菊、七月菊)輪紋病。病害學名:Ascochytaasteris(Bels.)Gloyer。主要為害果樹、花卉等作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一、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生圓形至近圓形病斑,直徑5-15mm,褐色,具同心輪紋,上生黑色小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病原屬稱紫菀殼二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近球形,突破表皮。器壁膜質,褐色,大小96-137p.m。分生孢子圓柱形,無色,有1隔膜,分隔處略縊縮,兩端較圓,大小8-13X3-4(um)。 三、發病特點:病菌隨病葉落人土表或進人土壤越冬,是該病初侵染源,翌年,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擴大為害,5-9月發生,天氣潮濕利其發病。 四、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殘組織,以減少越冬菌源。 (2)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3)生長期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百?硫(百菌清+硫磺)懸浮劑500倍液。 五、常用藥劑:50%百?硫懸浮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六、特效藥劑:噴克菌阿米西達醚菌酯等。 |
上一篇:大花蕙蘭菌核病防治 下一篇:河北定州市全面部署美國白蛾防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