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蘭菌核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29 |
癥狀 大花蕙蘭菌核病見于花上。花瓣染病時,初現淡褐色水漬狀不規則形病斑,常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后在菌絲體中形成鼠糞狀黑色菌核,致花干枯,影響觀賞。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ert) de Bary稱核盤菌,屬子囊菌門真菌。菌絲無色、纖細、具隔。菌核長圓至不規則形,成熟后黑色,形狀及大小與著生部位有關,菌核萌發產生4~5個子囊盤,子囊盤初為杯狀,直徑2~8mm,淡黃褐色,盤下具柄,柄長受菌核埋土深度影響,短的僅幾mm,長的可達幾十mm。子囊排列在子囊盤表面,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或梭形,單胞,無色,大小8.7~13.64×4.9~8.1(抖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越冬。南方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發;北方多在冬春季節萌發。萌發的菌核產生子囊盤,盤中的孢子成熟后借氣流傳播,首先在弱的葉片及花瓣上侵染,獲取營養后,才有能力通過菌絲侵染其他部位。病菌發育適溫為20℃,最高30℃,最低0℃;孢子萌發適溫5~10℃,最高35℃,最低0℃。菌絲不耐干燥,相對濕度高于85%發育良好,低于70%病害擴展明顯受阻。菌核在干燥的土中可存活3年,在潮濕的土中只能存活1年。菌核50℃經5分鐘致死。養護和貯運條件對該病發生影響較大,通透性差、濕氣滯留、受凍害和霜害易發病。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1)在養護和貯運大花蕙蘭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菌核病發病條件出現,雨季嚴防濕氣滯留。貯運時注意通風可防止該病發生。 (2)必要時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
上一篇:寧波九月份病蟲害測報及防治 下一篇:翠菊輪紋病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