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簇頂病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23 |
(一)發病特點: 苦楝簇頂病的傳播主要媒介是斑葉蟬,且若蟲比成蟲傳毒效率高而快,傳染也容易。因此蟲害大發生年份,病害最嚴重。大樹感病后,一般2至3年即死亡。病害每年3月底開始發生,4至5月為發病高峰期,此時正是葉蟬若蟲的大量發生期。5月中旬為葉蟬的成蟲期,5月下旬以后葉蟬逐漸消失,病害發生發展也基本停緩。 (二)防治方法: 目前沒有有效方法。及時清除病株,3月中至4月底用樂果噴殺葉蟬,以減少病害的傳播蔓延,是當前防治苦楝簇頂病的主要措施。對初發病樹,在冬初植株進入休眠期間,在樹干離地面一米高的位置上用小刀將樹木皮層切割成“[”形,面積約4至5平方厘米,先將土霉素調成漿糊狀,每株1至2克,直接置于皮層下,后用塑料薄膜包扎。或用10萬單位四環素液在病株樹干鉆洞斜插玻璃管注射藥液,二者均有一定的療效。 |
上一篇:山東青島 綁“毒繩”防治美國白蛾 下一篇:溫室三大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