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常見病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23 |
1、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新梢。病斑多產于葉尖和葉緣,初為淡褐色,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后期中心灰白色,邊緣暗褐色,且病斑上有不明顯輪紋。一般6至9月發(fā)病較,以菌絲潛伏在染病組織內越冬,經風雨傳播,從傷口和氣孔侵入。土壤粘重、偏施氮肥、葉片嫩弱、花盆放置過密、通風不良等都有利于病菌侵染而發(fā)病。 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料,氮、磷、鉀配合施用,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當抽新梢后,噴0.5至1%波爾多,加強護。發(fā)病時,可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5%高錳酸鉀液600至1000倍液。 2、灰斑病:葉片上在葉尖和葉緣開始發(fā)病,病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褐色或暗褐色,后為灰白色,病健之間有明顯的界限。高溫高濕條下發(fā)病較重,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至25℃,病菌在病株和落葉上冬,經風雨傳播,從傷口侵入。 防治方法:清除病葉,集燒毀。發(fā)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600至1000倍液。 3、煤污病:主要危害葉片及枝條。初黑小霉斑,后擴展蔓延至全葉或整個枝梢,使葉面蓋緊密的煤煙狀霉層。病菌以菌絲、分生孢子和子囊果病部冬,經風雨和昆蟲傳播。當蔭蔽潮濕、通風透光不良時,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修剪時去除病枝葉,并集中燒毀。發(fā)病時,噴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1次,連續(xù)噴3次。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4、藻斑病:葉片正背兩面均可出現(xiàn)病斑,針頭狀,灰白色至黃褐色小圓點,有時呈十字形斑點,并向四周放射狀擴展,形成圓稍隆起的氈狀物,表面有纖維狀細紋,邊緣不整齊。病原藻以營養(yǎng)體在寄生組織內冬,植株過密、蔭蔽、通風不良,有利于發(fā)病。 防治方法:植株不過密,合理施肥,通風透光,增強植株抗病性。早春噴灑0.5%波爾多,以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800倍液。 |
上一篇:果樹進行疏花疏果對抗寒的效果 下一篇:山東萊蕪多措并舉全面打響“防控美國白蛾攻堅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