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小木蠹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6 |
蘋果小木蠹蛾為鱗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害蟲,蘋果常見蟲害之一。 成蟲體長16mm~28mm,翅展35mm~58mm,暗灰色至灰褐色。前翅基部2/3色深,密布不很明顯的黑色波狀橫紋;亞緣線黑色,較明顯,近前緣分叉呈"Y"字形。 卵長約1.2mm,卵圓形,初產時灰乳白色,后為暗褐色,卵殼表面有許多縱橫碎級。未受精卵呈灰黃色,不能孵化。 幼蟲老熟時體長25mm~40mm,頭紅褐色,胸、腹部背面淺紅色,體背每節前半部有1條深紅色寬橫紋,后半部有淺紅色窄橫紋。腹面黃白色。頭部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斑紋,中間有‘◇”形白斑,中、后胸背板半骨化的斑紋均為淺褐色。 蛹 紡錘形,暗褐色。雌蛹體長 16-34 mm,雄蛹長 14-28 mm。腹節背面有刺列,雌蛹第一至第六節為2行,第七至第九節為1行;雄蛹第一至第七節為2行,第八、九節為1行。腹末肛孔外有3對齒突。 生活習性:卵在我國北方二年至三年發生1代,以不同齡期幼蟲在枝干坑道內越冬。老熟幼蟲5月下旬在坑道內化蛹。成蟲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卵產在樹皮裂縫、樹枝分叉及剪鋸口傷疤處,每處數粒,每雌平均產卵89粒。7月為卵孵化盛期。1齡~2齡幼蟲在韌皮部和木質部外層為害,3齡后逐漸蛀入木質部深層。坑道從上向下縱橫交錯,互相連通。從孔口排出大量蟲糞和木屑,大部分落在地面上。10月幼蟲越冬。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癥狀:幼蟲在根頸、枝干的皮層和木質部內蛀食,形成不規則的遂道,削弱樹勢,嚴重發生時造成死亡。被害處周圍堆滿蟲糞。 蘋果小木蠹蛾的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代為主,北京2年1代,以幼蟲在樹干內越冬。翌年春季茅鱗片綻開時開始活動,3齡前群集為害,3齡以后分散蛀入樹干髓部,6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幼蟲兩次越冬,夸三個年度,發育歷期為640至723天。6月中旬成蟲羽化至8月中、下旬。成蟲夜間活動,白天在樹洞及草叢、枝梢等處隱藏。有趨光性。卵產于樹皮內。6月中旬可見幼蟲初孵幼蟲,先蛀入皮層韌皮部,縫隙后蛀入木質部常數頭聚集為害,成不一規則的遂道。幼蟲10月下旬開始越冬。翌年的5月上旬開始在蛀道內葉絲與木屑綴成薄繭化蛹。蛹期約7至26天。 防治方法: 一、及時鋸掉被害枝干,燒毀減少蟲源。 二、排糞孔投藥殺幼蟲。先用鐵絲清除蟲糞,每孔塞入80%敵敵畏,40%樂果用0.5毫升2倍液的藥棉球,再用黃泥封口,毒殺幼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幼蟲期蟲孔注射蕪菁夜蛾線蟲(Steinraema feltiae)水懸浮液。劑量每亳升清水中含1000至2000條線蟲,用尖嘴塑料瓶注入蟲孔直至枝干下部連通的排糞孔流出線蟲水懸液為止,2至5天后樹干內的幼蟲爬出。防治效果較好。 |
上一篇:大葉女貞白蠟蚧防治 下一篇:桑樹幼苗地老虎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