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綠鱗象甲發生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5 |
茶樹綠鱗象甲學名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 屬鞘翅目,象甲科。別名藍綠象、綠絨象蟲、棉葉象鼻蟲、大綠象蟲等。分布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云南、貴州。 寄主 茶、油茶、柑桔、棉花、甘蔗、桑樹、大豆、花生、玉米、煙、麻等。 為害特點 茶樹綠鱗象甲成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為害新植茶樹葉片,致植株死亡。 形態特征 茶樹綠鱗象甲成蟲體長15一18mm,體黑色,表面密被閃光的粉綠色鱗毛,少數灰色至灰黃色,表面常附有橙黃色粉末而呈黃綠色,有些個體密被灰色或褐色鱗片。頭管背。 面扁平,具縱溝5條。觸角短粗。復眼明顯突出。前胸寬大于長,背面具寬而深的中溝及不規則刻痕。鞘翅上各具10行刻點。雌蟲胸部盾板茸毛少,較光滑,鞘翅肩角寬于胸部背板后緣,腹部較大;雄蟲胸部盾板茸毛多,鞘翅肩角與胸部盾板后緣等寬,腹部較小。卵長約1mm,卵形,淺黃白色,孵化前暗黑色。末齡幼蟲體長15—17mm,體肥大多皺褶,無足,乳白色至黃白色。裸蛹長14mm左右,黃白色 生活習性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長江流域年生1代,華南2代,以成蟲或老熟幼蟲越冬。4—6月成蟲盛發。廣東終年可見成蟲為害。浙江、安徽多以幼蟲越冬,6月成蟲盛發,8月成蟲開始入土產卵。云南西雙版納6月進入羽化盛期。福州越冬成蟲于4月中旬出土,6月中、下旬進入盛發期,8月中旬成蟲明顯減少,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產卵,5月上旬至10月中旬幼蟲孵化,9月中旬一10月中旬化蛹,9月下旬羽化的成蟲僅個別出土活動,l0月羽化的成蟲在土室內蟄伏越冬。成蟲白天活動,飛翔力弱,善爬行,有群集性和假死性,出土后爬至枝梢為害嫩葉,能交配多次。卵多單粒散產在葉片上,產卵期80多天,每雌產卵80多粒。幼蟲孵化后鉆入土中10—13cm深處取食雜草或樹根。幼蟲期80多天,9月孵化的長達200天。幼蟲老熟后在6—10cm土中化蛹,蛹期17天。靠近山邊、雜草多、荒地邊的茶園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在成蟲出土高峰期人工捕殺。成蟲盛發期振動茶樹,下面用塑料膜承接后集中燒毀。(2)用膠粘殺 用桐油加火熬制成牛膠糊狀,涂在樹干基部,寬約10cm,象甲上樹時即被粘住。涂一次有效期2個月。(3)必要時噴灑90%巴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棉油皂50倍液。噴藥時樹冠下地面也要噴濕,殺死墜地的假死象蟲。(4)注意清除茶園內和茶園周圍雜草,在幼蟲期和蛹期進行中耕可殺死部分幼蟲和蛹。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七月花卉病蟲播報 下一篇:泥封法可防治棗樹腐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