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鳳仙花青枯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5 |
癥狀病株稍矮縮,葉片淺綠或蒼綠,下部葉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開始早晚恢復,持續4-5天后全株莖葉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綠色,葉片不凋落,葉脈褐變。 莖出現褐色條紋,橫剖可見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切面有細菌液溢出。這一特征可與真菌性枯萎病相區別。 病原病原為假單胞桿菌屬的青枯假單胞細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Dowson。菌體短桿狀,兩端圓,極生鞭毛1-3根,在瓊脂培養基上形成污白色、暗褐色甚至黑褐色的圓形不規則形菌落,表面平滑,有亮光。革蘭氏染色陰性反應。生長最適溫度為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溫度為52℃,10分鐘。對酸堿性適應范圍為PH6.0-8.0,最適為PH6.6。 傳染途徑病原細菌能在病殘體上營腐生生活,即使沒有適當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至6年之久。一旦遭到寄主的根部或莖基部傷口,即可侵入。致使導管阻塞。進一步破壞導管,侵入鄰近的薄壁組織細胞,使之變褐腐爛。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莖、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萎蔫。病害的傳播主要靠灌溉水、農農具和昆蟲。 發病條件 1)一般土溫達20℃病菌開始活動,土溫達25℃時,病菌活動最盛。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土壤水分達25%以上有利于病菌侵入。此外,連作、地勢低洼,缺鉀肥以及根部損傷均有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 1、進行土壤改良粘重土壤增施腐熟農家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通透性。酸性土壤結合整地,撒施石灰粉將酸堿度調至微堿性。根據土壤酸度不同,每畝可撒500-1000千克。 2、適時灌藥防治發病初期選用50%敵枯雙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500倍液,50%DT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及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藥液0.3-0.5升,8-10天灌一次,連灌二三次。 |
上一篇:利辛縣防治楊樹草履蚧病蟲害 下一篇:杜鵑葉腫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