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開花坐果期主要病蟲害發生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09 |
冬棗開花坐果期是決定冬棗產量的最關鍵時期,也是多種病蟲盛發期,加強冬棗病蟲害防治與栽培技術管理非常重要。經過近幾年的觀察和實踐,筆者總結了此期病蟲防治技術方案,即以防治綠盲蝽、灰暗斑螟和棗銹壁虱等害蟲和預防果實黑斑病、炭疽病、輪紋病、褐斑病、銹病等病害為防治重點,綜合運用各項防治措施,確保冬棗坐果,為后期高產奠定基礎。現將冬棗開花坐果期的主要病蟲發生危害情況和綜合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冬棗開花坐果期主要病蟲發生危害情況 1.1 病蟲害發生種類 冬棗開花坐果期主要病蟲害為棗銹病、棗黑斑病、棗銹壁虱、棗潰瘍病、棗葉枯病、嫩梢焦枯病、綠盲蝽、灰暗斑螟等,次要防治對象為棗炭疽病、棗輪紋病、棗褐斑病、棗干腐病、棗尺蠖、棗癭蚊、紅蜘蛛、大青葉蟬、紅緣亞天牛、棗黏蟲、棗刺蛾、龜蠟蚧等。 1.2 主要病蟲害發生危害特點 (1)綠盲蝽 在當地3~4月越冬卵開始孵化,越冬卵孵化時期主要受春季氣溫和降雨影響,與冬棗物候期無關系,溫度和降雨是影響越冬卵孵化的關鍵因素,3月氣溫高,降雨量和次數相對較多,越冬卵孵化的早且多。第1代發生盛期在5月上旬,第2代發生盛期在6月中旬,這2代棗園蟲口數量最多,對冬棗危害最重。從第2代后世代重疊現象嚴重。以若蟲和成蟲刺吸棗樹的幼芽、嫩葉、花蕾及幼果的汁液,花蕾受害后即停止發育而枯死脫落,重者其花蕾幾乎全部脫落,整樹無花可開,幼果被害出現黑色壞死斑,有的出現隆起的小皰,果肉組織壞死,大部分受害果脫落,嚴重影響產量。1年發生5代,自2001年以來在我市每年都在偏重至大發生程度,第2代在開花坐果期危害,據調查,6月單樹蟲量1~49頭。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灰暗斑螟 俗稱甲口蟲。在當地1年發生4~5代,3月下旬開始活動,4月初化蛹,4月底羽化,5月上旬出現第1代卵、幼蟲。第2代和第3代幼蟲為害冬棗樹的甲口最重。卵散產在甲口或傷口附近粗皮裂縫中,據調查每頭雌蟲平均產卵65粒,卵孵化率為90%左右。主要危害冬棗開甲后的甲口,造成當年開甲后的甲口無法正常愈合,影響植株水分和有機養分的輸導,造成植株長勢衰弱,嚴重時植株上部長期無法得到營養而造成植株死亡,給冬棗生產造成毀滅性的災害,在我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危害也較嚴重,2008年6月調查,80%的棗園有該蟲危害,蟲株率平均30%~50%,發生嚴重造成甲口無法愈合的植株在0.5%~2%。 (3)棗銹壁虱 在當地1年發生3~4代,世代極不整齊。以成蟲或老熟若蟲在芽鱗縫隙中越冬。翌年春季棗樹萌芽后出蟄活動,刺吸嫩芽汁液。展葉后多群集于葉脈兩側吸食,以近葉柄處最多。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危害高峰期,每葉常有蟲100頭以上,多者500~600頭。5月中旬開始產卵,卵散產在葉片正反面和嫩枝表面。7月中、下旬以后,隨氣溫升高,蟲口密度顯著降低,部分成螨開始鉆入芽鱗縫隙越夏。棗銹壁虱主要為害冬棗葉片,也可為害冬棗的蕾、花和幼果,以成螨、若螨刺吸冬棗葉片等部位的汁液。葉片受害后,基部和沿葉脈部分先呈現灰白色,發亮,后擴展至全葉,葉片加厚變脆,6月下旬后隨著螨口數量增多,葉片沿主脈向葉面卷曲合攏,光合作用減退,后期葉緣焦枯、易脫落。蕾、花受害后逐漸變褐,干枯脫落。幼果受害后易萎縮脫落。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棗銹病 棗銹病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葉、枝干上越冬。翌年夏孢子散出后可隨風傳播到遠處。據觀察,越冬的夏孢子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多,濕度大時開始發芽,并侵入葉片。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并少量落葉,8月下旬大量落葉。此病的發生與前期雨水的關系十分密切,一般雨季早,氣溫高,濕度大的年份發病早且嚴重,同時,樹冠郁閉,通透性差,環境潮濕的棗園發病相對較重。該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局部褪綠變黃,葉背散生淺綠色小點,正面隱約現出褪綠小斑;小點漸變淺灰褐色,最后突起成黃褐色泡斑,即夏孢子堆,后期泡斑表皮破裂,散出黃色粉狀的夏孢子,葉正面的小斑變成黃褐色角斑,泡斑破裂后,病葉容易脫落。8~9月,病情進展快時,多數葉片未出現褪綠癥狀,即出現泡斑而脫落,嚴重時,果面也會出現病斑和孢子堆。 棗銹病是冬棗的主要病害,2004年在我市大面積暴發,由于群眾缺乏有效防治方法,造成了異常的損失。8月上旬全市棗園發病率達到100%,病株率30%~100%,發病重的棗園病葉率在80%以上。減產幅度在一般在5%~20%,嚴重的可在50%以上,同時果實品質變劣,棗果含糖量下降。隨后的幾年棗銹病在我市連年嚴重發生,群眾對該病防治非常重視,危害損失率有所下降。 (5)細菌性病害 2003~2004年,許多棗園在冬棗生長前期發生了嚴重病害,引起大量落葉、落蕾、落花,嫩梢枯死,樹勢衰弱,造成顯著減產甚至絕產。經過大量的田間調查,采集典型樣本,確定了3種細菌性病害的病原種類,分別為冬棗潰瘍病、冬棗嫩梢焦枯病、冬棗葉枯病。從2003年開始連續4年觀察,冬棗潰瘍病等3種病害主要在冬棗新梢速長期至盛花期危害,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始見發病,危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6月下旬后冬棗嫩梢焦枯病和冬棗潰瘍病在冬棗枝、葉上看不到新的發病,估計該病受冬棗生育期和溫度影響較大,從病菌培養看,這2種病菌不適宜高溫。而冬棗葉枯病由于比較耐高溫,持續危害時間長,到9月下旬仍有新的葉片發病,但危害已比較輕。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果實真菌病害 冬棗果實病害的種類較多,主要有果實黑斑病、炭疽病、輪紋病、褐斑病等,顯現癥狀的時間一般在生長后期,一般年份果實病害的病果率在5%~10%,嚴重的可在30%以上,嚴重影響冬棗的商品價值,其中危害最為嚴重的是果實黑斑病,經過觀察,果實病害的侵入期一般在花期,通過花器進行侵入,并不斷繁殖擴展,因此在花期做好防治工作是預防后期果實病害的最有利的措施。 2 綜合防治技術 2.1 農業措施 (1)及時追肥、澆水6月上旬每株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銨0.3~0.5 kg,如果缺雨應適當澆水,但不要大水漫灌。開甲后要進行葉面噴水,間隔1~3天連噴2~3次。結合噴水可同時進行葉面噴施0.3%尿素、0.1%~0.2%硼,噴肥間隔期7~10天。7月上旬再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銨0.2~0.4 kg加上98%磷酸二氫鉀0.1 kg,有利于保果。 (2)適當進行化學調控 適當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及微肥,可減少落花落果。生產上比較常用的是,當花前棗吊長出8~9葉時,噴1次0.2%~0.2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再于盛花初期噴1次10~15 mg/L赤霉素和0.3%稀土混合液,效果最佳。另外在盛花初期噴施0.002~0.003 mg/L蕓薹素內酯或10 mg/L維生素c+30 mg/L吲哚乙酸等,都能顯著提高坐果 率。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及時摘心、疏果培養結果枝組原則上根據樹勢和空間大小,在5月摘心基礎上于6月上旬對結果枝(棗吊)摘心,能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坐果。6月20日前后及6月底至7月初分2次疏除多余的弱小果,有利于保果提質。有條件的要推廣棗園放蜂,促進受粉。 (4)適當開甲 開甲即環狀剝皮,主要起養分截留的作用,使光合產物一定時期內集中滿足冬棗開花結果對養分的需求,從而減少落花落果,提高冬棗產量和品質。每年開甲的適宜時期是在盛花初期,即全樹上下、內外大部分棗吊已開花5~8朵時,正值花質最好的“頭蓬花”盛開之際,這時所坐的果實生長期長,個大整齊,成熟一致,品質最佳。初次開甲。主干上的甲口一般距離地面20 cm左右,以后逐年向上移3~5 cm,開甲到樹干分枝處,再從下而上重復進行。開甲時要選平整光滑處,先用刀在該處刮掉一圈寬約1~2 cm的老樹皮,深度以露出活樹皮為宜,然后用開甲器具按要求的甲口寬度上下環切2刀,深達木質部,取下切斷的韌皮組織,甲口要取干凈,不留殘皮,不起毛茬。甲口寬度一般為干徑的1/10左右,即0.3~0.8 cm,最大不超過1 cm,具體要因樹而異,對于大樹和壯樹可稍寬,而對幼樹和弱樹則窄一些。開甲后要及時進行藥劑保護,預防病蟲危害。 (5)棗園種草或覆草 于6月中下旬雨季到來之前對棗園進行種草或覆草,能有效改善棗園生態環境,增加有益生物量,降低病蟲草發生危害程度。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2 物理措施 涂抹粘蟲環。在樹干分枝以下,選5 cm左右的主干刮除翹皮,環綁寬度2~3 cm塑料膜帶(最好是膠帶),其上均勻涂抹一薄層“冀林牌”粘蟲膠,能有效防治紅蜘蛛、綠盲蝽等沿樹干上下活動的害蟲,注意冬棗支架、拉繩等與地面連接物也要涂抹,在大風揚塵天氣,及時用板刷刷除膠帶上粘著的塵土飛絮和蟲體,粘蟲效果可持續3個月以上。 2.3 生物防治. 于6月上旬雨后樹盤內撒白僵菌,殺死出土的桃小食心蟲;在防蟲網內,人工釋放赤眼蜂(4~5天釋放1次,共3~4次,每667 In2每次8萬~10萬頭);助遷和保護瓢蟲、草蛉、螳螂、捕食螨等昆蟲天敵;應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病蟲;利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或干擾成蟲交配。 2.4 化學防治 (1)防治蟲害以防治綠盲蝽、甲口蟲和銹壁虱為重點,兼治棗黏蟲、桃小食心蟲、桃天蛾、刺蛾、龜蠟蚧等其他害蟲。6月上旬是綠盲蝽和銹壁虱的第2個危害盛期,6月中旬后甲口蟲將逐漸加重危害。防治時可選取2種作用不同(如內吸、觸殺、熏蒸)的藥劑,按各自使用說明最低用量混合噴霧,開甲后7天左右即坐果的關鍵時期,應盡量避免使用藥劑,以免發生藥害,影響坐果,如果綠盲蝽等害蟲發生嚴重,可選擇比較安全的藥劑防治增加1次用藥。方案一:6月上旬冬棗開甲以前噴2.5%功天乳油1 500倍液+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6月下旬至7月上旬噴90%萬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液;方案二:6月上旬冬棗噴5%銳勁特懸浮劑1 500倍液+10%瀏陽霉素乳油1 500倍液;6月下旬至7月上旬噴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4 000倍液。要注意進行全園防治(包括雜草),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施藥效果最好。對甲口蟲的防治,可用上述藥劑每隔7天左右涂抹1次甲口。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防治病害此期是果實病害和銹病的主要侵染期,必須做好重點預防,即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藥阻止病菌的侵入蔓延以達到控制病害的目的。方案一:6月上旬噴10%世高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20%龍可菌懸浮劑600倍液;6月中旬噴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6月下旬至7月上旬噴25%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方案二:6月上旬噴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57%冠軍清600倍液;6月中旬噴0.5%氨基寡糖素600倍液。 |
上一篇:葡萄苗木的消毒處理 下一篇:四季報春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