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 鎮(zhèn)原縣
二、寄主及危害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為鱗翅目,木蠹蛾科。主要危害沙棘、沙柳、榆、山杏、沙棗等。
寄主根部被蛀食后,充滿木屑和蟲糞,致整株枯死。
三、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7~19mm,翅展38~39mm。成蟲個體較小。觸角絲狀,伸至前翅中央,領片淺褐色,胸中央灰白色,兩側及后緣、翅基片暗褐色。腹部灰白色,末節(jié)暗黑色。前翅窄小,外緣圓斜,臀角抹圓,底色暗,有許多暗色鱗片,前緣有一列小黑點,整個翅面無明顯條紋,僅端部翅脈間有模糊短縱紋。緣毛格紋明顯,其基部有一白線紋。后翅淺褐色,無任何條紋。蟲體腹面與翅同色,為淺褐色。中足脛節(jié)1對距,后足脛節(jié)2對距。附節(jié)腹面有許多黑刺。
四、生活史及習性
沙棘木蠹蛾4a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沙棘根部的蛀道中越冬,6月老熟幼蟲爬出蛀孔入土化蛹,7月羽化成蟲交尾產(chǎn)卵,7月下旬孵化,10月下旬幼蟲越冬。據(jù)觀察,成蟲具較強趨光性,飛行迅速。夜間在20∶00~24∶00點集中出現(xiàn)并交尾。平均產(chǎn)卵500粒,卵產(chǎn)在樹干基部樹皮裂縫和靠近根基土中,每次產(chǎn)15~186粒,卵期平均25d。卵孵化后鉆入皮,并向下蛀食。到第2a可鉆入心材危害,并將木屑蟲糞從侵入孔排出。因4a1代,48個月,13個齡期,幼蟲大小不整齊,分為1a群、2a群,以此類推。老熟幼蟲爬出一般在樹冠周圍15cm深土中做薄繭化蛹,蛹期30d左右。主要危害多年生沙棘。危害嚴重單株蟲口達80余頭。 999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五、防治方法
(一)營林措施
1. 重度危害區(qū)沙棘林更新改造措施 要堅持生態(tài)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相結合,封(育)、改(調整樹種結構)、造(林)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更新改造。
(1)對高山、遠山、坡度較大、土層較薄等立地條件差的沙棘林,采用封育措施予以管理。春季(或秋季)對自然條件復雜,沙棘死亡嚴重的地塊進行皆伐改造,采取沙棘與當?shù)剜l(xiāng)土樹種的塊狀混交方式造林,使之形成不規(guī)則的以沙棘為主體的塊狀混交林。
(2)對集中連片、坡度在15度以上的地段的沙棘林,春季(或秋季)采取沙棘與當?shù)剜l(xiāng)土喬木樹種帶狀混交方式造林,形成以沙棘為主體的帶狀混交林。
(3)對土層較厚、坡度較小、交通方便地段的沙棘林,以突出經(jīng)濟效益為著眼點,春季(或秋季)采取皆伐改造方式,選擇優(yōu)良沙棘品種或引進大果沙棘良種作為更新?lián)Q代的主栽品種,建立高標準的沙棘果園,實行集約化經(jīng)營,加強撫育管理,提高單位面積沙棘果實產(chǎn)量。
2. 中度危害區(qū)沙棘林平茬更新措施 春季(或秋季)全面清除沙棘地上部分,通過水平根系萌蘗出新的植株,迅速恢復林分,及時定干、除蘗,加強撫育管理,確保成林。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二)生物防治措施
1. 白僵菌防治 篩選專化性強的白僵菌菌株進行人工繁殖,選擇雨后濕潤的天氣施放。
2. 天敵 積極探索保護和利用毛缺溝寄蜂(Lissonota setosa)、豬獾等天敵。
(三)物理防治
燈光誘殺 5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有蟲林分內,應用殺蟲燈誘殺成蟲。每天開燈時間為20∶00~23∶00,每5公頃設置1盞誘蟲燈。為了保護天敵,不應長時間使用。
(四)化學防治 對被害樹先將根部周圍清除0.3m樹盤,采取用殺螟松、氧化樂果1000倍液、敵殺死2000倍液等農(nóng)藥澆根毒殺各齡幼蟲,澆藥后將樹盤還土覆回,防效可達95%以上。 (五)性信息素 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可以大面積控制沙棘木蠹蛾,是最為有效的監(jiān)測和控制措施。 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作者:慶陽市林木病蟲檢疫防治站 李亞絨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