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大實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04 |
當前,柑桔大實蠅在湖南等地“鬧”得比較“兇”,湖南已有6個市(州)29個縣發生大面積柑桔大實蠅危害,發生面積在73萬hm2以上,對當地柑桔生產構成了嚴重威脅,遭受柑桔大實蠅危害的柑桔,其果實將爛如棉絮。 1、形態特征:柑桔大實蠅是檢疫對象,屬雙翅目,實蠅科,俗稱柑蛆。成蟲體長10-13mm,翅展約21mm,全體呈淡黃褐色。中胸背面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從基部直達腹端,腹部第3節近前緣有一條較寬的的黑色橫紋,縱橫紋相交成“十”字形。雌蟲產卵管圓錐形,長約6.5mm,由3節組成;卵長1.2-1.5mm,長橢圓形,一端稍尖,微彎曲,中部乳白色,兩端較透明;老熟幼蟲體長15-19mm,乳白色圓錐形,前端尖細,后端粗壯。口鉤黑色,常縮入前胸內。蛹體長約9mm,寬4mm,橢圓形,金黃色,鮮明,羽化前轉變為黃褐色,幼蟲時期的前氣門乳狀突起仍清晰可見。 2、危害癥狀:柑桔大實蠅主要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省等省(區),僅危害柑桔類,以酸橙和甜橙受害嚴重,柚子紅桔次之,偶而也危害檸檬、香櫞、佛手。幼蟲在果實內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實未熟先黃,黃中帶紅現象,而且被害果實嚴重腐爛,使果實完全失去食用價值,并提早脫落,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生活習性:該蟲1年發生1代,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出現成蟲,5月上旬為盛期,6月份到7月中旬進入果園產卵,6月中旬為盛期,7—9月份孵化為幼蟲,蛀果危害。受害果9月下旬脫落,幼蟲隨落果至地,后脫果入土化蛹。成蟲多晴天中午出土。成蟲產卵在果實臍部,產卵處有一小刺孔,果皮由綠變黃。陰而濕潤的桔園和蜜源多的桔園,受其危害重。柑桔大實蠅主要通過水流和蟲果的運輸或攜帶而傳播蔓延,也可通過成蟲的遷飛和少量蟲蛹帶土苗木而傳播,成蟲飛翔力很強,飛行距離可達400m左右,可以自身傳播蔓延。 4、防治: 嚴格檢疫:受害區嚴禁蟲果運出產區銷售。無蟲區要加強檢疫制度,發現蟲果必須經有效的處理措施后方可調運,以控制蔓延擴展到新區造成危害。 清除蟲果:在疫區大量落果前,要根據上述果實危害癥狀,及時摘除蟲果,集中銷毀。受害果園落果期,及時拾毀落果。落果初期,每5-7天拾毀一次,落果盛期到末期每日一次。檢拾和摘下的蟲果,可利用深埋(深度在45cm以上)、漚肥(加入石灰和水)、水燙或焚燒等簡易方法殺死果內幼蟲。 化學防治:在幼蟲脫果期或成蟲出土期,用65%辛硫磷1000倍液噴布地面,殺死成蟲,每7-10天一次,連續兩次。成蟲入園產卵時,用2.5%敵殺死或20%殺滅菊酯3000-4000倍液加3%紅糖液,噴布果園1/3植株樹冠,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冬耕滅蛹:冬季冰凍前,耕翻園土一次,可增加蛹的機械傷亡,或因蛹的位置變更,不適宜其生存而死亡,如凍死,悶死或不能羽化出土,或因被翻至地面,易被鳥類等天敵啄食而消滅。 糖液誘殺:在翌年的4月底到5月成蟲羽化期用蜜糖13份、紅糖6份,酒2—3份、水200份、90%敵百蟲適量,均勻混合后放入瓦罐內,掛在離地面1-1.7m的桔枝上,每667m2掛4-5處,每15天左右更換一次,效果較好。 (隆旺夫 湖南省新邵縣農業局) |
上一篇:河北碑店市政府部署楊尺蠖防治 下一篇:月季灰霉病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