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縣花木病蟲害防治現狀及發展方向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9 |
鄢陵縣花木病蟲害防治的現狀: 一、病蟲害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經濟損失巨大。 2008年全縣花木病蟲害發生總面積為7.5萬畝,其中輕度發生5.2萬畝,中度發生2.1萬畝,重度發生0.2萬畝,主要病蟲害有桑白蚧、欒樹雙棘長蠹、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枯萎病、桑天牛等。近幾年來,隨著花木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也逐年增加,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二、病蟲害種類越來越多。 2008年,我們對全縣花木病蟲害進行普查,結果發現,病蟲害種類比2003年增加20余種,國家級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3種,省級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5種,一方面,是由于氣候原因,另一方面,隨著各種花木品種的引進,在引進過程中攜帶外來病蟲害。 三、化學農藥帶來的副作用日趨明顯。 大量使用長期化學農藥,一方面,使一些害蟲產生了抗藥性,另一方面,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殺死了害蟲的天敵,結果導致生物鏈的破壞,造成了新的病蟲害的大發生。如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使生態環境越來越脆弱。 四、防治觀念和技術落后。 防治觀念上,重視治蟲,輕視防蟲,重視化學防治,輕視其它方法,結果錢花了不少,樹死了不少,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在防治技術上,缺乏科學防治,例如介殼蟲的防治,在沒有形成介殼以前,一般的農藥防治,效果均可,但形成介殼以后,農藥防治效果甚微。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展方向: 1、抗病蟲新品種將代替一些老品種。 如近兩年引種栽培的木蓮、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等新品種,具有較好的抗病蟲能力,將逐步取代原來一些不具有抗病能力的老品種。 2、低毒、低殘留及仿生農藥將替代一些廣譜性常規農藥。 近幾年來,一些老的農藥受到生態與環境的挑戰而被逐漸淘汰,如六六粉、殺蟲脒等,一些新的農藥不斷被開發應用,與常規農藥相比,藥效提高數十倍,而且對人體安全,不會對環境和生態造成污染,仿生農藥近幾年來逐漸地應用于生產當中。如防治國槐尺蠖等食葉害蟲的滅幼脲,它的藥效比菊酯類農藥高3-5倍,且無毒、無味,又不殺傷天敵,是今后防治中值得推廣應用的新型仿生農藥。 3、防治觀念和技術將產生根本轉變。 將由單一的化學防治向綜合防治轉變,由災后救災向預防為主的轉變,把簡單的有病治病轉變為“未病先防”和“無病保健”,新的科學防治技術將逐應用于生產當中。(本文由鄢陵縣森防站-張紀堂提供) |
上一篇:廣東佛山芒果樹落油膩“蟲雨”街坊頻中招 下一篇:300余棵樹被咬死 蟲害太重受害榶槭須砍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