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輪紋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8 |
中文名稱 蘋果樹輪紋病 別名 粗皮病、水爛病 病原 分類地位: 有性世代稱梨生囊殼孢,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世代稱輪紋大莖點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學名: Physalospora piricola,Macrophoma kawatsukai 寄主 主要以蘋果樹、梨樹為主。 發病部位 主要為害結果樹的枝干和果實,也可為害葉片。 地理分布 太原地區果樹種植區均有發生。 枝干發病,秋天,最先在當年生枝條上,皮孔稍微膨大和隆起。春季以膨大隆起的皮孔為中心,開始擴大,樹皮下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紅褐色小斑點,稍深人白色樹皮中,直徑約2-3毫米,病斑中心逐漸隆起成瘤狀。 葉片發病,產生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具同心輪紋,后漸變為灰白色并長出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干枯早落。 果實發病,(1)輪紋型。病斑表面形成黃褐色與深褐色相間的圓形或近圓形同心輪紋,爛果肉褐色,果醬狀,外表滲出黃褐色勃液,爛得快,腐爛時果形不變。整個果爛完后,表面長出粒狀小黑點,散狀排列。(2)云斑型。果面病斑形狀不規整,成黃褐與深褐色交錯的云形斑紋。果肉爛的范圍大,往往從里往外爛,流出茶褐色赫液。果實爛的速度很快,整個果實幾天就爛完,成為一堆爛果泥(3)硬痂型。果面病斑的原發點周圍形成暗褐色硬痂,硬痂周圍稍凹陷。外圍病皮暗褐色,無明顯同心輪紋,病斑易形成分生孢子器。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為害枝干圖 為害枝干圖 該病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在病部越冬,病枝上的越冬。病菌是該病的主要侵染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幼果和成熟果均可感染,以幼果為主,幼果感病后病菌多潛伏于果皮下,潛伏期20-150天,近成熟期至儲藏期發病。枝干染病,潛伏期15天左右,太原地區7-8月份為發病盛期。 1、農業防治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替抗病能力是防病的根本措施,為防止幼樹發病需加強對苗圃的管理,以培育壯苗。 (2)芽接苗要在發芽前15~20天剪貼,用1%硫酸銅消毒傷口,再涂波爾多液保護。苗木定植時,以嫁接口與地面相平為宜,應避免栽深,并澆足水,以縮短緩苗時間。 (3)徹底清除病原,結合施肥深埋病枝、病果等病殘體。發芽前后細致刮除病瘤,集中燒毀,消滅病菌。 (4)果樹發芽前噴施一次防治病蟲的混合藥。 (5)選用抗病、抗蟲、高產無病蟲的蘋果樹苗。 (6)冬天要合理剪枝,剪枝要有利于果樹的通風透光、營養合理分布;冬天要清除果園內的雜草、落葉、病枝、落果以及修建的樹枝,深翻地。 2、藥劑防治 開花前、落花后、幼果套袋前樹冠細致噴灑2000倍10%丙環唑、或3000倍25%嘧菌酯3000倍有機硅藥液,套袋后注意及時噴灑200倍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每20-30天1次,連續噴灑2-3次。不套袋87%正磷鋁可溶性粉劑500-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富貴竹枯葉病的防治 下一篇:島晨報:美國白蛾泛濫“吃死”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