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蛀梢象鼻蟲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1 |
楠木蛀梢象鼻蟲以幼蟲鉆蛀嫩稍為害,使被害梢枯死。為害嚴重的,被害株數可達69.1%,早口密度為16.5頭/株,平均每株被害梢數占平均每株總梢數5.1%。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圓柱形、漆黑色。體長5.2—7.5毫米。喙長約2毫米。前胸背板有鯊魚皮狀突起。鞘翅各有10行刻點,前足腿節上有一強大的刺。幼蟲:體乳白,老熟幼蟲長5—8毫米,頭部黃褐色。蛹體淡黃褐色,長6—8毫米,頭部及前胸背板淺灰色,有許多褐色圓圈、腹部有許多小刺列,腹末有刺狀突起二個。 發病規律: 一年一代,以成蟲越冬。于3月份楠木抽梢時,成蟲產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蛀道長10厘米左右。幼蟲期3月底到4月中旬,幼蟲成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期長,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 (1)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1公斤。 (2)在4月上旬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可殺死梢中幼蟲。 |
上一篇:天津濱海新區采用生物防治法防控美國白蛾 下一篇:園林植物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