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葉腐病病原鑒定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49 |
在荷蘭園的鳳尾雞冠花 Celosia cristata L. 葉上出現褐腐病。為此對病害癥狀、病原菌形態進行了描述,對病原物進行了分離、培養、鑒定。為病菌來源,病害防治提供依據。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將病組織分離,經表面消毒后移至PDA培養基上,2天后長出白色菌落,6天后長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經測定其形態大小和自然感染的病菌相似。其培養的分生孢子懸浮液接種至盆栽的雞冠花葉片上,用塑料袋保濕36h后,葉片上出現相同的癥狀。 3 結果與討論 柱枝雙孢霉屬(Cylindrocladium)共報道了22個種和一個變種[1]。本菌與上述已知種進行形態比較,最符合柯氏柱枝雙孢霉原變種的特征,并經接種試驗證明,引起雞冠花褐腐病的病原是柯氏柱枝雙孢霉原變種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colhounii,國內未見報道,病菌很可能是栽培時帶入。 柯氏柱枝雙孢霉原變種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colhounii 的有性態為柯氏麗赤殼原變種Calonectria colhounii Peerally colhounii[1]。此次在雞冠花葉上和分離培養中未觀察到有性態。 據Peerally A. (1972)[2]和Rossman(1983)[3]等報道,該菌在毛里求斯、澳大利亞、印度等地除危害茶樹外,還危害花生、大葉桉、紅千層、無花果等植物,造成嚴重的葉斑和濕腐。另據姜子德、戚佩坤報道(1997)[4],華南地區近幾年從臺灣省引進的花卉植物匙葉天南星上,出現褐腐病,通過鑒定為柱枝雙孢屬的另1個種Cylindrocladium spathiphylli Schoulties et al. 所引起,病原菌是自臺灣省隨種苗引入。 苗木網,999miaomu.com 劉云龍 何永宏(云南農業大學,昆明 650201) 魏正 曹云華 (云南出入境檢疫局,昆明 ) |
上一篇:安徽:大蜀山馬尾松下月打“預防針” 下一篇:竹節海棠會葉緣枯焦掉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