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白絹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47 |
【癥狀】在葉基和根頸靠近地面處發生變褐腐爛,葉片全部癱倒在地。主要為害根部。根頸開始發病時,表皮呈褐色水漬狀,長出白菌絲,菌絲繼續生長形成白色菌絲層,狀如白色絲絹,故稱白絹病。潮濕時,菌絲可蔓延至附近土面。病部組織下陷,皮層腐爛。病斑可向根部發展,導致葉柄基部腐爛倒伏。病部和地面有時均覆蓋有白色絹絲狀的菌絲體;後期在病部和分表形成許多初為白色、後為黃色、最後呈茶褐色的油籽狀菌核。發病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尖端枯死,逐漸衰弱凋萎乃致枯死。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病原】病原為真菌,翠雀小核菌(Sclerotiumdelphinii),齊整小核菌(Srolfii)。屬半知菌亞門、小核菌真菌。病菌的無性時期只產生菌絲和菌核,不產生孢子。菌核初白色,最後茶黃色,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很像菜籽,易與菌絲脫離。菌核內部灰白色,結構比表層疏松。病原菌的有性世代是羅爾伏革菌[Corticiumrolfsii(sacc.)Curzi.],自然條件下很少發生。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以菌絲在土中延伸侵染。翌年條件適宜時,越冬後的菌絲和菌核萌發長出的菌絲從植物莖基和根部直接侵入或從傷口侵入。病部長出的菌絲借接觸傳播進行再侵染。帶病種苗可作遠距離傳播,高溫、高濕、多雨有利于發病。低洼潮濕、植株過密,傷口較多易發病。栽培土壤不清潔或未經消毒時容易發病,使用未腐熟的基肥時易發病,連作發病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1)培育無病壯苗。用無病土或消毒土育苗。栽植不易過密,盡量減少傷口,增施有機肥,促苗健壯,提高植株抗病力。用時排水。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加強栽培管理,栽植在通風透光、土質清潔的地段,盆栽不用垃圾土,放置不要太密,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栽植前用7地三氯硝基苯粉劑進行土壤消毒可預防玉客白絹病產生。地栽可按每平方米10克左右的用藥量,盆栽則可以盆土重量0.2%的用藥量與土拌和均勻,即可栽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拔除重病株,并連同病殘體和菌絲、菌核懷起燒毀。病穴可澆灌五氯酚鈉150倍液或20%石灰乳,或用70%三氯硝基苯500~700倍液澆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藥液3升,或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淋灌5%井岡霉素水劑1000~1500倍液,或50%田安水劑500~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L。結合翻地,每畝摻施100~150kg石灰粉,使土壤微堿化,可抑制白絹病菌繁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施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sianum)制劑,防治效果較好。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莖基,或用2.5%克枯星300—400倍液澆灌。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菊天牛防治 下一篇:獼猴桃疫霉根腐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