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猝倒病學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Kds.)Fitzp,該病害在萬壽菊生產中發生普遍,為害嚴重,是花卉重要病害之一。 癥狀 該病害屬于一種苗木病害,出土前發病導致爛種;出土后根或莖基部染病,會產生水漬狀病斑,黃褐色縊縮現象,幼苗萎蔫猝倒,在濕度大的環境下,病部及土面上長出白色綿毛狀物,病程短,發病迅速。 病原 該病原稱瓜果腐霉屬卵菌,菌絲無色,無隔,無性態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呈膨大的管狀,分枝或不分枝,產生泡囊。泡囊內生多個游動孢子,游動孢子腎形,大小12—17×5-6(um),有2根側生鞭毛。有性態產生卵孢子,球形,懸在藏卵器內。 發病特點 該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潮濕條件下產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萌發產生芽管,干燥時卵孢子直接萌發產生芽管。病菌靠芽管從幼苗基部直接或經傷口侵入,進行初侵染,發病后又產生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生游動孢子,靠游動孢子傳播,萌發出芽管進行再侵染。猝倒病12—23℃高濕條件下易發病。播種后常因溫度不高,寄主抵抗力受影響,而病原菌對溫度適宜較寬,因此較易發病。春夏兩季雨水過多、溝渠排水不良、圃地積水、苗床過濕均會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蔓延,猝倒病易發生。 防治方法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苗木抵抗力,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措施,雨后及時排水,保持適當溫濕度,做到苗田不漬水,以利苗圃土壤疏松通氣,及時除草、間苗、清除病苗。減少病菌的發生。 (2)苗床過濕時.每畝可用50—75公斤過篩的草木灰或火土灰撒施,起到雙重作用。 (3)化學防治 苗木細嫩期,可用石灰粉20公斤與草木灰80公斤混合均勻,每畝撒施 100—150公斤。以后每隔7—10天用0.5%波爾多液噴霧1次。發病后可用敵克松、托布津、百菌清稀釋5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1次,連噴2—3次。 苗木網,999miaomu.com
天天花木網其他相關文章:http://www.hmw365.com/js.asp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