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郎花斑點病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廣州、南京發生較重。 癥狀 葉片上產生紫褐色到茶褐色小斑,逐漸擴大為具有同心輪紋的圓形至近圓形斑,直徑2~5毫米,邊緣暗褐色,中央灰褐色,后期出現小黑點,最后老病斑中部開裂形成穿孔狀。 病原 病原為真菌,菊葉點霉(Phyllosticta chrysan-themi),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卵網形或短圓柱形。 發病規律 一般下部葉片最先發病,氮肥使用過多,容易發。煌寥勒持兀潘涣紩r容易發;7~9月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增施磷、鉀肥,改善光照條件,提高抗病性。土壤處理:可采用氯化苦熏殺,有效殺死病原菌,從基質上減少菌原累積量。實行輪作。 (2)調節溫濕度 扶郎花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5℃,夜間保持在10℃以上,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此病。 (3)藥劑防治:每7~10天噴1次殺菌劑,如75%百菌清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發病嚴重的地方可選噴75%百菌清7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其他殺菌劑,最好在摘除病葉后進行防治。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天天花木網其他相關文章:http://www.hmw365.com/js.asp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